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胃虛食少者不宜食
手機版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胃虛食少者不宜食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2.32W 次

地黃爲玄蔘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四大懷藥”之一。從周朝開始,被歷代列爲貢品;唐宋時已久負盛名,經絲綢之路傳入亞歐各國;近代四大懷藥被海外人士譽爲“華藥”。然而地黃有些什麼功效呢?地黃的作用又有哪些呢?親,您一定也想了解吧。那麼我們一起往下閱讀吧^_^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胃虛食少者不宜食

地黃的功效:

成分:地黃的化學成分以甙類爲主,其中又以環烯醚萜甙類爲主。又含糖類,多種氨基酸以及葡萄糖胺、無機元素等。

性味:鮮地黃:甘、苦,寒。生地黃:甘,寒。熟地黃:甘,微溫。

歸經:歸心、肝、腎經。

功效:地黃性涼,味甘苦,具有滋陰補腎、養血補血、涼血的功效。凡陰虛血虛腎虛者食之,頗有益處。此外,地黃有強心利尿、解熱消炎、促進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地黃的作用:

一、藥理作用:

1、降低血糖。懷慶地黃的有效部分(R-BP-F)腹腔注射,對四氧嘧啶所致小鼠實驗性糖尿病有降低血糖作用。

2、止血作用。生地、熟地煎劑、生地炭、熟地炭灌胃, 對小鼠均可縮短血液凝固時間(毛細管法)。

3、抗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地黃70{bf}甲醇提取物抑制ADP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並有抗凝血酶作用, 對內毒素引起的大鼠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有對抗作用。另外尚有抗炎免疫、抗肝損害等作用。

4、治療肝炎。臨牀報道地黃和甘草合用,無論是肌注或口服對傳染性肝炎都有一定作用,促進肝功能恢復,尤以ALT下降顯著且無局部及全身不良反應。

5、治療白喉。以生地黃爲主,配合連翹、黃芩、麥冬、玄蔘的抗白喉合劑,服用後多在4天內退熱,假膜消失,咽痛好轉。

二、臨牀應用:

1、導赤散。(《小兒藥證直訣》)主治心經火熱證。生地黃6g,木通6g,生甘草梢6g。上藥爲末,每服9g,水一盞,入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方中地黃入心腎經,甘涼而潤,清心熱而養血養陰,用以爲臣。

2、清胃散。(《蘭室祕藏》)主治胃火牙痛。生地黃6g,當歸身6g,牡丹皮9g,黃連6g,升麻9g。上藥爲末,都作一服,水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方中生地涼血滋陰。

3、當歸六黃湯。(《蘭室祕藏》)主治陰虛火旺盜汗。當歸、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熟地黃各6g,黃芪12g。上藥爲粗末,每服15g,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方中當歸、生地、熟地入肝腎而滋陰養血,陰血充則水能制火,爲方中君藥。

4、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治腎陰虛證。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滷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熟地24g,山萸肉、幹山藥各12g,澤瀉、牡丹皮、茯苓各9g。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6~9g),空心溫水化下。方中熟地味甘純陰,主入腎經,長於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爲君藥。

5、泰山磐石散。(《古今醫統大全》)治氣血虛弱,胎元不固證。胎動不安,墮胎,滑胎,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飲食,舌淡苔薄白,脈滑無力。人蔘、黃芪各3g,白朮、炙甘草各1.5g,當歸3g,川芎、白芍藥、熟地黃各2.4g,續斷3g,糯米一撮,黃芩3g,砂仁1.5g。水煎服。方中熟地補血滋陰以養胎元,配伍人蔘以復衝任氣血不足之本,爲君藥。

6、左歸丸。(《景嶽全書》)治真陰不足證。腰痠腿軟,頭暈眼花,耳聾失眠,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舌幹,舌紅少苔,脈細。大懷熟地240g,山藥120g,枸杞120g,山萸肉120g,川牛膝120g,菟絲子120g,鹿膠120g,龜膠120g。上先將熟地蒸爛杵膏,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方中重用熟地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爲君藥。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胃虛食少者不宜食 第2張

地黃的注意事項:

食用禁忌:

一、鮮地黃:

1、脾胃有溼邪及陽虛者忌服。

2、《雷公炮炙論》:"勿令犯銅鐵器,令人腎消,並白髭發、損榮衛也。"

3、《藥性論》:"忌三白。"

4、《品彙精要》:"忌蘿蔔、蔥白、韭白、薤白。

二、熟地黃:

1、炮製煎煮不可見銅鐵器。

2、服食忌蘿蔔、三白、諸血等。

3、傷寒家不宜用。

4、脾虛痰多氣鬱之人慎服。

三、生地黃:

1、一般來說,生地在作爲中藥煎服的時候,用量是10到30克,鮮地黃的量會加倍。不過需要注意鮮地黃性寒,脾虛溼滯的人,不能使用。

2、生地性寒,所以脾胃有溼邪及陽虛者應忌服生地。

3、《雷公炮炙論》:勿令犯銅鐵器,令人腎消,並白髭發、損榮衛也。生地黃性寒而滯,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脾胃虛寒(虛弱)、大便溏薄、胸悶食少、氣滯痰多者不宜應用。

4、《藥性論》:忌三白,指生地與蘿蔔、蔥白和薤白相剋。

宜食人羣:陰虛發熱、口乾渴、陰傷便祕、腎陰不足、虛火上火之咽喉幹痛、溼疹、神經性皮炎以及婦女月經不調、血崩、胎動不安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

忌食人羣:脾虛腹瀉、胃虛食少者不適宜食用。同時,地黃不宜與薤白、韭白、蘿蔔、蔥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時不宜用銅鐵器皿。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胃虛食少者不宜食 第3張

地黃的知識擴展:

一、用法用量。鮮地黃:12~30g。生地黃、熟地黃:9~15g。

二、地黃的食用方法:

1、健脾地黃粥:

材料:乾地黃2兩、山藥2兩、雞內金3錢、粳米10兩。

做法:a、乾地黃、山藥洗淨後切段,約1公升水煎成濃汁。b、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後加入地黃藥汁和雞內金,繼續煮成粥。c、粥成後加調味料。

2、地黃羊肉粥:

功效:具有潤膚養顏,使白髮變黑的功效,虛火妄者不宜食用。

材料:羊肉,粳米,地黃汁,肉桂末,五香粉,鹽適量

做法:用水煮羊肉及粳米,快熟的時候,加入地黃汁及肉桂末,再加入五香粉及少許鹽進行調味。

用法:每天早晨做爲早餐食用。

3、地黃烏骨雞:

材料:烏骨雞1只,生地黃、飴糖各200克。

做法:烏骨雞宰殺去毛和內臟;飴糖拌生地黃。將生地黃裝入雞腹內,放入盆中,隔水蒸熟,趁熱食用。

4、地黃煮酒:

功效:主治產後癇血性出血。活血止血。適用於血瘀所致之月經過多,色紫黑,有血塊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材料: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做法:把黃酒倒入瓷杯中,再加生地黃、益母草,把瓷杯放在有水的蒸鍋中加熱蒸燉20分鐘。

用法:每次溫飲50毫升,每日2次。

5、地黃龜肉湯:

功效:適用於中風後遺症之半身不遂,患肢攣縮、僵硬,頭暈,面紅,口乾,腰痠,舌紅少苔,脈細者。

材料:龜1只(約200克),乾地黃30克,枸杞子20克,秦艽15克。

做法:將龜去腸雜、斬塊,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兩小時,調味即可,隨飯飲用。

6、地黃冰糖粥:

功效:有益血安神,潤膚養顏之功。適用於顏面肌膚乾燥,皺紋增多者。

材料:熟地黃、酸棗仁各20g,百合、旱蓮草各10g,粳米100g,冰糖30g。

做法:將熟地黃、酸棗仁、百合、早蓮草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取汁,加清水再煎煮取汁;將兩次所取藥汁與淘洗乾淨的粳米同倒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煮至米爛粥成時,加冰糖攪拌均勻即可。

用法:每日1劑,連食30日。

7、地黃棗仁粥:

功效:生津止渴,養心安神。

材料:生地黃、酸棗仁各3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酸棗仁加水研末,取汁100mL。生地黃加水煎取100mL藥汁,去渣。將酸棗仁汁、生地黃汁與洗淨的粳米同煮成稀粥,加白糖少許,調勻即可。

8、地黃對蝦湯:

功效:對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促進人體成長髮育,並且有滋補身體及美膚的功效。

材料:對蝦3只、精鹽適量、生地黃30克。

做法:a、將對蝦洗淨,去腸泥、瀝水,生地黃洗淨備用。b、可將對蝦單獨放入沸水祛腥、殺菌。之後再與地黃同煮。c、起鍋加水,放入對蝦、生地黃,入水後燉30分鐘左右。d、待熟後,加調料調味即可。

地黃的功效與作用:胃虛食少者不宜食 第4張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4378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