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紅蓼的文化背景
手機版

紅蓼的文化背景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38W 次
紅蓼的文化背景
詩歌
唐白居易《曲江早秋》:秋波紅蓼水,夕照青蕪岸。
唐薛昭蘊《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
宋張孝祥《浣溪沙·紅蓼》:紅蓼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
宋陸游《蓼花》:老作漁翁猶喜事,數枝紅蓼醉清秋。
明張頤《汾河晚渡》:樓船簫鼓今何在?紅蓼年年下白鷗。
唐杜牧《歙州盧中丞見惠名醞》詩:猶念悲秋更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
明張四維《雙烈記·計定》:秋到潤州江上,紅蓼黃蘆白浪。
清楊芳燦《滿江紅·蘆花》詞:紅蓼灘頭秋已老,丹楓渚畔天初暝。
《詩經》中紅蓼叫游龍,因爲它“枝葉之放縱。《詩經·鄭風·山有扶蘇》雲“山有橋鬆,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隰是指溼地,詩人把它與橋鬆對比,責罵自己的男人,不夠正經,全無承擔大事的氣象。
唐杜牧《歙州盧中丞見惠名醞》詩:“猶念悲秋更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
明張四維《雙烈記·計定》:“秋到潤州江上,紅蓼黃蘆白浪。”
清楊芳燦《滿江紅·蘆花》詞:“紅蓼灘頭秋已老,丹楓渚畔天初暝。”
唐杜牧《歙州盧中丞見惠名醞》詩:“猶念悲秋更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明張四維《雙烈記·計定》:“秋到潤州江上,紅蓼黃蘆白浪。”清楊芳燦《滿江紅·蘆花》詞:“紅蓼灘頭秋已老,丹楓渚畔天初暝。”

故事傳說
代表離別的紅花
古時候,生活在江南水鄉的人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不是車馬,而是船隻。每當有人要遠走他鄉,親朋好友們就會聚集在碼頭送行。從初夏時節開始,在碼頭周圍的河岸上,人們會發現一種野花,它們寬大的綠色葉片,配着紅色的穗狀花——這些野花成片出現在水邊,就像火一般熱烈,爲送別的人們渲染着離愁別緒。這種以“紅配綠”的方式出現的野花,就是蓼花,植物學家稱它爲紅蓼、葒草,而民間則喜歡把它叫做狗尾巴紅、狗尾巴花。唐朝有位詩人名叫司空圖,寫過一句關於蓼花的詩:“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詩中將碼頭堤岸上人們送別的情景和水邊的蓼花相呼應,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蓼花作爲代表離別的野花,在古人的生活中正式登場。

民間有一則關於蓼花的經典故事,說有一位姓鐵的官員,要去遠方工作,臨別之時,他的各路朋友都來相送。送別的隊伍中以文人居多,但也有一名看似粗鄙的武官,和這些文人顯得格格不入。文人們打算爲難這位武官,於是提出,到場的每個人都即興作一首詩,贈給這位姓鐵的官員。當這羣文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吟誦出詩句之後,終於輪到武官了。文人們猜想,一個武官能有什麼才學,等着看他出醜吧。只聽武官開口:“你也作詩送老鐵,我也作詩送老鐵。”這兩句詩太俗了,文人們暗自得意,正想着怎麼嘲笑他時,武官的後兩句詩,卻令他們震驚——江南江北蓼花紅,都是離人眼中血。這首詩雖然樸實,其中的意境卻非常符合送別的情緒。這首詩曾出現在《還珠格格》,由紫薇所作。

水邊的“游龍”
古人把蓼花形容爲水上的火焰,並有“蓼花蘸水火不滅”的說法。因爲蓼花如火一樣的紅色,所以古人又把蓼花叫做“紅”,植物學家也把蓼花稱爲“紅蓼”。其實蓼花還有個更古老的名字,聽起來很有氣魄,叫做“游龍”。《詩經·鄭風》裏有詩句說:“山有橋鬆,隰有游龍。”意思是說,山上生長着高大的松樹,而潮溼的水邊則生長着蓼花——因爲蓼花的莖和整個紅色的花序都比較纖細,就像龍的體形,而展開的枝杈和葉子,則像龍的爪,加上蓼花常生在水邊,和龍的習性也比較類似,所以古人用龍來爲這種野花命名。
在夏季,蓼花綠色的枝葉生長得很旺盛,而到秋天,紅色的花會集中開放。其實,蓼花從初夏開始,就陸續開放了,只不過在夏末秋初開放得比較旺盛,而那個時候,很多花正漸漸枯萎,對比之下,尤其顯得蓼花繁茂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7816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