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兩棲蓼的文化背景
手機版

兩棲蓼的文化背景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47W 次
兩棲蓼的文化背景
詩歌
唐白居易《曲江早秋》:秋波紅蓼水,夕照青蕪岸。

唐薛昭蘊《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

宋張孝祥《浣溪沙·紅蓼》:紅蓼一灣紋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

宋陸游《蓼花》:老作漁翁猶喜事,數枝紅蓼醉清秋。

明張頤《汾河晚渡》:樓船簫鼓今何在?紅蓼年年下白鷗。

唐杜牧《歙州盧中丞見惠名醞》詩:猶念悲秋更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

明張四維《雙烈記·計定》:秋到潤州江上,紅蓼黃蘆白浪。

清楊芳燦《滿江紅·蘆花》詞:紅蓼灘頭秋已老,丹楓渚畔天初暝。

《詩經》中紅蓼叫游龍,因爲它“枝葉之放縱。《詩經·鄭風·山有扶蘇》雲“山有橋鬆,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隰是指溼地,詩人把它與橋鬆對比,責罵自己的男人,不夠正經,全無承擔大事的氣象。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8325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