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何首烏的文化背景
手機版

何首烏的文化背景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9.26K 次
何首烏的文化背景
植物學史
《本草綱目》記述:漢武時,有馬肝石能烏人發,故後人隱此(何首烏)名,亦曰馬肝石。[1] 唐代李翱有《何首烏傳》雲:“何首烏苗如木藁光澤,形如桃柳葉,其背偏,獨單,皆生不相對。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黃白,雄者黃赤。其生相遠,夜則苗蔓交或隱化不見。醫學著作《大明本草》(《日華子本草》,五代時期著作)記述:因何首烏見藤夜交,便即採食有功,因以採人名爾。“《開寶本草》(宋)曰:“本出順州南河縣,今嶺外江南諸州皆有。蔓紫,花黃白,葉如薯蕷而不光。生必相對,根大如拳,有赤、白兩種,赤者雄,白者雌。”其時已有以醋製法炮製何首烏的記載。[2] 日本人大賀歌子於1918年7月在今遼寧省復縣得利寺採集到何首烏標本,存於北京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

傳說故事
民間流傳服用何首烏可延年不老,這其中還有一段傳奇故事。相傳在很早以前,順州南河縣,有一個叫田兒的小夥子,從小田兒體弱多病,骨瘦如柴,眩暈無力,於是外出尋求民間草藥治病療疾。一日走到一座廟宇前,腹中飢餓體力不支,暈倒在地,拜廟裏道士爲師,精心修練道術,潛心專研導引,以強體魄,身體大有進步。一晃30年過去了,田兒50有餘,未曾婚娶,一日田兒與朋友相聚多飲了幾杯酒,回來在小路上醉臥不醒,朦朧中似見二株三尺餘長的藤蔓,相交在一起,久久不散,散後不久,再度相交,如此往復不止,田兒看到此情景,心中感到詫異,頓時酒醒,發現自己躺在路旁的藤蔓之下,於是好奇地挖出藤蔓下的根,其形狀大小、粗細、長短不一,回廟宇請教道長乃衆道士,都不知是何種植物。一日上山偶遇一山中長髮老者,其步履快捷,耳聰目明,鬚髮烏黑,田兒問老者請教這是何物,並將夢境告與老者。老者說道,此藤所呈相交之象,確實令人奇怪,但似有龍鳳呈祥之兆,這是上天降給你的祥瑞,賜給你的神藥,不妨服之試試。田兒感到有道理,嘴裏說道多謝老者指教,擡頭髮現老者已不知去向,不由得驚出一身汗。回去將這種根曬乾研成粉,每日服之,服了一段時間,田兒感到日漸強壯,宿疾自愈,服了一年多田兒的鬚髮變得烏黑,容顏潤澤紅光滿面,似有返老還童之象,且在花甲之年娶一妙齡之女爲妻,竟生兒育女。田兒喜上眉梢,將名字改爲能嗣,並將此藥的服法傳授到兒子延秀,又傳給孫子何首烏。首烏服了此藥後,鬚髮烏黑至年老不變,體質強健,子孫滿堂,首烏年值130歲時,仍鬚髮未白,烏黑油亮如年輕小夥子,鄉鄰百姓來請教首烏服什麼長生不老藥,首烏拿出這怪狀根塊介紹給鄉親,但百姓誰也不知道爲何物,一位頭領說,那就叫它何首烏吧,何者,是首烏之姓也。從此何首烏延年不老的效用流傳到民間,後被後世醫家收錄於本草之內作爲藥物。

民間傳說
唐元和七年,僧人文象遇茅山老人而傳此事。李翱著《何首烏傳》:何首烏者,順州南河縣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本名田兒,生而孱弱,年五十八,無妻子,常慕道術隨師在山。一日,醉臥山野,忽見有藤兩株,相去三尺餘,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而又交。田兒驚訝其異,至旦遂掘其根歸。問諸人,無識者。後有山老忽來。示之。答曰:“子既無嗣,其藤乃異,此恐是神之藥,何不服之?”遂杵爲末,空心酒服一錢。七日而思人道,數月身體強健,因此常服,又加至二錢。經年舊疾皆痊,發烏容少。十年之內,即生數男,乃改名能嗣。後與子延秀服,皆壽百六十歲。延秀生首烏。首烏服後,亦生數子,年百三十歲,發猶裏。有李安其者,與首烏鄉里親善,竊得方服,其壽亦長。遂敘其事而傳之雲。

植物趣事
2015年1月25日,家住孝昌新城區花園大道某小區的老中醫盧吉安其徒弟楊滿華在滑石沖水庫南邊豐山鎮境
內的荒山峭壁上,挖到了一對野生何首烏,1個重3公斤,另一個重2.5公斤,初步鑑定爲四百年和五百年左右的野生何首烏。

發現案例
2015年2月25日,在浙江省金東區源東鄉山下施村施賢貴家中,一株重達23斤,長達3.3米的疑似何首烏的根狀物,吸引了不少村民圍觀。該根狀物形似神話中的龍,施賢貴用紅布條綁上萬年青、柏樹枝等加以裝飾,以增添新年喜氣。據悉,該根狀物是施賢貴兩天前在村邊一山上的懸崖邊發現,爲保持根鬚完整,他和兒子徒手花了兩天時間將其挖出。[13]
2015年4月28日,萍鄉市蘆溪縣綠泉村村民鍾富生稱他上山採中草藥時挖出了一棵長36釐米、重3.75公斤的何首烏。林業部門人士稱,野生何首烏長這麼大至少需500年。
這棵何首烏,從外形上看,它就像一個人體模型,頭部、身體、生殖器官和四肢都十分分明,看上去栩栩如生。據瞭解,這棵何首烏長36釐米、寬16釐米。
鍾先生說,平時他沒事的時候就經常到山上採集各種中草藥。28日上午,他在村裏的山嶺上發現了一棵長得正旺的植物。鍾先生說,他挖的時候,看到這個外形似“人體”的東西還連接到了外部的藤和葉。因爲有研究草藥的經歷,64歲的鐘富生便知道這是一株珍貴的植物。“爲了不破壞它原有的‘體型’, 我一直都很小心地挖,並把它完好地帶回了縣城的家裏。”他用秤一稱,足足有3.75公斤重。
29日上午,記者陪同鍾先生來到萍鄉市林業局。該市林業局林科所推廣站站長鄧樹波表示,這棵植物從它徑的外觀上看,顏色屬於褐色,伴有不規則的紋路,並且從它的葉子和中藤的長度來觀察,它的整個外觀確實達到了何首烏的植物外觀形態。
鄧樹波表示,鍾先生髮現的這棵何首烏,像這種外形,野生的話幾十年是長不成的,3公斤以上的,應該需要500年以上的時間生長。
知道這一情況後,有人表示願意出7000元買下,但鍾先生拒絕了。鍾先生稱,他會好好珍藏,讓更多的人見識到它的神奇外觀。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7223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