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養花技巧 > 盆景動勢創作的理論基礎
手機版

盆景動勢創作的理論基礎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3.1K 次

盆景藝術的動勢表現,是自然法則在盆景藝術上的表現。無論藝術結構還是塑造的藝術形象,都是源於自然、來自生活、師法造化的結果。古人云:“林無靜樹,川無停流。”大幹世界,生生不息,運動不止,變化不停,動,是自然宇宙的真象。世間萬物,大到無限的宇宙,小到一個細胞,都在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運動變化是絕對的,靜止狀態都是有條件的、暫時的、過渡的,因而是相對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無矛盾的靜止狀態。唯物辯證法承認事物靜止,但認爲靜中有動,靜必然轉化爲顯著的動力。“深沉的靜照,是飛動的活力的源泉。惟有動象可以表示生命,表現精神,表現那自然背後所深藏的不可思議的東西。”盆景動勢創作,源於自然、順其自然、還其自然、高於自然,是自然妙爲的結果。

盆景動勢創作的理論基礎

藝術中的動勢表現如前所述,是在靜態形象中表現出來的,動離不開靜,沒有了靜也就無所謂動,動和靜既對立叉統一。就像藝術中的主與次、虛與實、剛與柔、張與弛等等一樣,體現了對立統一規律,也是唯物辯證法最根本的規律,對此我們先人早就懂得。《易經》日:“動靜有常,剛柔斷也”;“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動靜、剛柔、進退的變化,就是對立統一的動勢變化。由此說明,盆景藝術的動勢變化,既符合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也符合馬列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對立統一規律是盆景動勢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

“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這一美學命題,是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率先提出來的。他說:“古人有詩‘風定花猶落’之句,以謂無人能對。王荊公對以‘鳥鳴山更幽’。“風定”爲靜,“花猶落”爲動,靜中有動;“鳥鳴”爲動,“山更幽”爲靜,動中有靜,體現了辯證的美學思想。由此,沈括的“動靜說”成爲一種美學觀點和藝術理論,不斷指導和啓示後來的藝術家從相反相成兩方面去揭示自然、生活中的美,創造藝術佳績。動勢盆景就是其中之一,這是沈括所不曾想到的。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yhjq/6197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