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肉蓯蓉
手機版

肉蓯蓉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73W 次

肉蓯蓉簡介

肉蓯蓉
肉蓯蓉(ròu cōng róng)屬列當科瀕危種,別名大芸、寸芸、蓯蓉、查幹告亞(蒙語)。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紅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對土壤、水分要求不高,是一項較有前景的產業。分佈於內蒙古、寧夏、甘肅和新疆,素有“沙漠人蔘”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

植物形態

高大草本,高40-160釐米,大部分地下生。莖不分枝或自基部分2-4枝,下部直徑可達5-10(-15) 釐米,向上漸變細,直徑2-5釐米。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0.5-1.5釐米,寬1-2釐米,生於莖下部的較密,上部的較稀疏並變狹,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2-4釐米,寬0.5-1釐米,兩面無毛。花序穗狀,長15-50釐米,直徑4-7釐米;花序下

肉蓯蓉 第2張
半部或全部苞片較長,與花冠等長或稍長,卵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連同小苞片和花冠裂片外面及邊緣疏被柔毛或近無毛;小苞片2枚,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與花萼等長或稍長。花萼鍾狀,長1-1.5釐米,頂端5淺裂,裂片近圓形,長2.5-4毫米,寬3-5毫米。花冠筒狀鐘形,長3-4釐米,頂端5裂,裂片近半圓形,長4-6毫米,寬0.6-1釐米,邊緣常稍外卷,顏色有變異,淡黃白色或淡紫色,幹後常變棕褐色。雄蕊4枚,花絲着生於距筒基部5-6毫米處,長1.5-2.5釐米,基部被皺曲長柔毛,花葯長卵形,長3.5-4.5毫米,密被長柔毛,基部有驟尖頭。子房橢圓形,長約1釐米,基部有蜜腺,花柱比雄蕊稍長,無毛,柱頭近球形。蒴果卵球形,長1.5-2.7釐米,直徑1.3-1.4釐米,項端常具宿存的花柱,2瓣開裂。種子橢圓形或近卵形,長約0.6-1毫米,外面網狀,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6-8月。

分佈區域

內蒙古、寧夏(阿佐旗)、甘肅(昌馬)及新疆。

生長習性

生於梭梭荒漠的沙丘,海拔225- 1150米;主要寄主有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 A. Mey.)Bunge及白梭梭H. persicum Bunge ex Boiss。

保護現狀

肉蓯蓉 第3張
肉蓯蓉 第4張
肉蓯蓉爲名貴中藥,有經濟價值。它也是古地中海殘遺植物,對於研究亞洲中部荒漠植物區系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瀕危種。肉蓯蓉由於被大量採挖,其數量已急劇減少。據調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僅有7株肉蓯蓉。又因梭梭是駱駝的優良飼料和當地羣衆的燃料,因此過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蓯蓉處於臨危的境地。應建立較大面積的以保護肉蓯蓉爲重點的梭梭保護區,嚴禁砍伐梭梭和採挖肉蓯蓉,並積極進行人工繁殖,擴大其分佈區。現阿拉善專區已經退耕還林建立保護區200百萬畝,人造林地40萬畝。

藥理作用

1、抗衰老作用

研究表明:肉蓯蓉有一定程度的抗衰老作用.肉蓯蓉可使小鼠紅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顯增強, 使小鼠心肌脂褐質含量明顯降低.亦可延長果蠅的平均壽命、半數致死天數和最高壽命.肉蓯蓉水煎劑8g/kg給小鼠灌胃,能顯著升高紅細胞膜Na 、K -ATP 酶活性, 此可能是其補益作用的機制之一。

肉蓯蓉醇提取物給小鼠灌胃, 每日2.5~31.25g(生藥)/Kg,連續18日, 可顯著提高紅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並降低心肌組織中脂褐質的含量.可延長果蠅的平均壽命、最高壽命和半數死亡數.另外, 該品還有通便、降壓、抗突變等作用。

肉蓯蓉 第5張
肉蓯蓉 第6張
2、調整內分泌、促進代謝及強壯作用

肉蓯蓉對陽虛和陰虛動物的肝脾核酸含量下降和升高有調整作用;有激活腎上腺、釋放皮質激素的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是增強下丘腦-垂體-卵巢促黃體功能,這種作用並不是由於它們直接刺激垂體促黃體激素的分泌, 而是提高垂體對 LRH 的反應性及卵巢對 LH 的反應性.提示中藥補腎的主要意義在於改善機體內的調節機制,通過機體本身內在功能恢復而起積極的治療作用.通過對肉蓯蓉對“陽虛”動物 DNA 合成率的作用的研究發現, 羥基脲因其抑制核苷酸在二磷酸化水平的還原反應而導致DNA合成率降低,蛋白質、能量代謝紊亂造成“陽虛”;肉蓯蓉可能含有一種激活核苷酸還原酶的生物活性因子, 因而能顯著地提高“陽虛”動物DNA合成率,促進RNA的合成;提高蛋白的核酸代謝;用其稀乙醇浸出物加入飲水中飼養大鼠, 有促進生長髮育作用。

肉蓯蓉煎劑10g/kg灌胃,可增強大鼠下丘腦-垂體-卵巢的功能, 提高垂體對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的反應性及卵巢對黃體生成素的反應性,而不影響自然生殖週期的內分泌平衡。

3、對免疫系統的作用

肉蓯蓉水提取液 50mg/kg、100mg/kg 給小鼠灌胃,能顯著增加脾臟和胸腺的重量, 並能明顯增強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加溶血素和PFC值, 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遲發性超敏反應指數,亦可升高cAMP水平, 降低 cGMP水平,使cAMP/cGMP 比值升高, 這可能是其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原因之一.肉蓯蓉乙醇提取物1.25g/kg、2.5g/kg(相當於生藥5.61g/kg 、11.21g/kg)給小鼠灌胃,連續8天, 第5天用綿羊紅細胞致敏,能明顯抑制脾細胞中的空斑數.肉蓯蓉提取物和淫羊藿總黃酮對促進免疫受抑小鼠淋轉方面有相加作用, 可增強模型小鼠的免疫能力。

肉蓯蓉煎劑50、100mg/kg灌胃,連續7天, 使小鼠胸腺、脾臟增重,腹腔巨噬細胞吞噬活性增強, 血清溶血素抗體及脾細胞溶血空斑增加,對小鼠外周血淋轉率增高, 3H-TdR摻入淋巴細胞量增加,對小鼠遲髮型超敏反應也增強。

肉蓯蓉 第7張
4、促進脫氧核糖核酸合成

肉蓯蓉煎劑(0.5g/ml)0.5ml/只灌胃,對醋酸氫化可的鬆造成的“陽虛”小鼠,可增加其肝、脾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作用。

5、其他作用

肉蓯蓉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對麻醉犬、貓、兔等有降壓作用。肉蓯蓉對小鼠有促進唾液分泌及呼吸麻痹作用,促進唾液分泌的成分爲某種有機酸樣物質, 呼吸麻痹的成分可能爲甙類。

藥用價值

莖入藥(中藥名:肉蓯蓉),採後涼幹後爲生大芸,鹽漬爲鹽大芸,在西北地區有“沙漠人蔘”之稱,有補精血、益腎壯陽、潤腸通便之功效。

【來源】該品爲列當科植物肉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 Ma的乾燥帶鱗葉的肉質莖。

肉蓯蓉 第8張
【採製】多於春季苗未出土或剛出土時採挖,除去花序,切段,曬乾。

【性味】歸經甘、鹹,溫。歸腎、大腸經。該品扁圓柱形,稍彎曲,長3~15cm,直徑2~8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片,通常鱗片先端已斷。體重,質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斷。斷面棕褐色,有淡棕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波狀環紋。氣微,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於陽痿,不孕,腰膝痠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祕。

栽培技術

內蒙古等地已經成功地進行人工繁育種植,並形成規模種植。

1.選地、整地

宜選砂土或半流沙荒漠地帶,以土壤呈c扣性或偏鹼性、陽光充足、雨量少、排水良好、晝夜溫差大爲佳。可利用天然棱梭林較集中的沙漠地,進行圈攔,防止牛羊和駱駝啃食,澆水施肥,保護扶壯寄主。也可培育人工棱棱林,秋後採收梭梭種子,春天作畦播種育苗;種子播種後1-3天出苗,1-2年後定植,行株距1 - 1.5m,定植2-3年以後,生長健壯,可以嫁接肉蓯蓉。棱梭也可直播,但應注意防風保水保苗。

2.繁殖方式

肉蓯蓉 第9張
用種子繁殖,在野生棱梭東側或東南側方向挖苗牀,距寄主50 - 80釐米處,苗牀大小不一,長1-2m,寬1m左右,深50 - 80釐米;或寄主密集處,呵挖一一條大苗牀溝圍繞許多株寄主,將種子點播於苗牀上,施入駱駝糞、牛羊糞等,覆土30-40釐米。上面留溝或苗牀坑,以便澆水。人造棱梭林生長整齊、成行,可在植株兩側開溝作苗牀。播種後保持苗牀溼潤,誘導寄主根延伸到苗牀上。

春天或秋天播種,第二年部分苗牀內有肉蓯蓉寄生上,少數出土生長,大部分在播種後2-4年內出土、開花結果。

3.田間管理

沙漠裏風大,寄主根經常被風吹裸露,要注意培土或用樹枝圍在寄主根附近防風,苗牀要經常澆水保墒,除掉其它植物。肉蓯蓉5月開花時,要進行人工授粉,提高結實率。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6245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