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蘆薈的栽培技術
手機版

蘆薈的栽培技術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2.4W 次
蘆薈的栽培技術
蘆薈是最好養的植物,幹了澆點水,這是懶人種的植物。蘆薈生命力十分旺盛,極其好養,其生長特性是喜陽光,但懼烈日;喜溼潤,但忌積水;耐高溫、怕嚴寒。
蘆薈喜高溫溼潤氣候,喜光,耐旱,忌積水,怕寒冷,當氣溫降至0℃時即遭寒害。對土壤要求不嚴,種在旱、瘠土壤上葉瘦色黃,在肥沃土壤中葉片肥厚濃綠。
1、減少澆水,1星期澆1-2次。
2、不要讓葉子接觸土曩。
3、防凍。
4、多讓蘆薈曬太陽,不要暴曬。

栽培管理
選地整地
蘆薈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生長不良,及時在地面噴施新高脂膜,可保墒防水分蒸發、防曬抗旱、保溫防凍、防土層板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

土壤和肥料
理想的蘆薈種植土是以沼澤土和沙爲主,加入腐葉土、草灰、貝殼片即可。粘土不利於排水,應當儘量避免使用。如果土壤中含有肥料的話,平時根本就不需肥料。

移盆
蘆薈不是生長特別快,因此很少需要移盆。蘆薈在春天時傾翻他們的盆或已停止增長。使用快速排水盆栽混合有三分之一的沙或卵石。

田間管理
生長期勤除草,同時結合鬆土或培土。每年施肥3-4次,夏季天熱乾燥時須淋水,雨季注意排除積水。

葉片的採摘
蘆薈葉片的採摘標準,以生長一年或12片葉以上採摘爲宜,翠葉蘆薈要生長一年半以上採摘較好,採摘的葉片要飽滿、光滑、肉汁清澈透明,這樣蘆薈的各種成份含量高,利用效果好。採摘時要由下而上,用小刀在葉片基部兩邊各切一道口,然後輕輕一掰,採摘的數量要使植株保持12片葉爲基礎。

過冬法
蘆薈安全越冬溫度爲5度以上。在零度以下,葉子裏的水分很快會被凍結。到了這時候,便是它的生命終結之時。

種植要點
溫度
蘆薈怕寒冷,它長期生長在終年無霜的環境中,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爲15-35℃,溼度爲45-85%。水、和所有植物一樣,蘆薈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溼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噴施新高脂膜,不怕太陽暴曬蒸發,能調節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日照
蘆薈需要充分的陽光才能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蘆薈還不宜曬太陽,最好是隻在早上見見陽光,過上十天半個月它纔會慢慢適應在陽光下茁壯成長,施肥、肥料對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爲保證蘆薈是綠色天然植物,要儘量使用發酵的有機肥,噴施壯莖靈,可使植物杆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植株茂盛。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降低殘毒。

澆水
種植蘆薈,最重要的是水不可太多,否則會使藥效成分變淡,嚴重的情況下會使根部潰爛。
春天一般都是每隔5天澆一次水;炎夏之時,每天當太陽下山後澆一次水;秋天的澆水方法與春天相同;冬天蘆薈幾乎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只要將表面的土壤澆溼即可。
蘆薈盆土要保持溼潤,水太多對蘆薈的根系不利,因爲蘆薈有耐旱怕澇的特點,需要澆水時,沿盆邊輕輕地澆但不要用力衝,以免盆土容易板結,影響盆土的透氣性,當盆土出現板結時,要適時鬆土,深度1.5釐米左右。

施肥
蘆薈在生長過程中,單靠盆土的養分是不夠的,適當施肥才能滿足生長需要,肥料以有機肥較好,如花生麩(餅),肥效好,而且清潔衛生。施用前,用水充分浸泡發酵,再用水稀釋澆施,如施化肥,以0.1%的濃度澆施,施肥的次數要根據蘆薈的生長情況而定,如經常需要葉片利用的,次數要多一些,一個月左右施一次。

病害防治
蘆薈常見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葉枯病、白絹病及細菌性病害。家庭盆栽蘆薈,對病害宜採取預防爲主,在病害發生前選擇抗病品種和優質無病害種苗,加強肥水管理,施用保護劑等來預防病害發生。當病害已發生則可輔以化學防治來控制和防止病害發展蔓延,但此時病斑一般不能消除,其觀賞價值已下降。病害預防:在病害未發生前,或已發病的植株去除帶病部位後,針對性藥物加新高脂膜施於蘆薈葉面,可有效預防、抑制病菌侵入和蔓延。

繁育方法
用分株和芽插繁殖。分株繁殖:於春季3-4月或秋季9-11月,將母株周圍分櫱出來的小苗,連根挖取,並切斷與母株連接的地下莖,按行株距50cm×50cm定植,每穴1株。牙插繁殖:從母株上切取頂芽和側芽,長5-10cm扦插育苗,約20d生根生定植。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9048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