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銀杏的文化背景
手機版

銀杏的文化背景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94W 次
銀杏的文化背景
名稱來源
這種植物在中文的古稱爲“銀果”,如今常被稱爲“白果”或“銀杏”。“白果”這個名稱直接被借入越南語,依漢越音發音爲“bạch quả”;“銀杏”這個名稱則被借入朝鮮語和日語中,根據韓語的漢字音分別讀作“은행”(eunhaeng)和“ぎんなん”(ginnan)。
學名的“Ginkgo”來源於日本民間,漢字在日語中常有多種讀音,而“銀杏”也可以發音爲“ぎんきょう”(ginkyō)。1690年,德國植物學者恩格柏特·坎普法(Engelbert Kaempfer)成爲了第一個發現該物種的西方人,他在他的著作《異域採風記》(Amoenitates Exoticae,1712年)中記錄了該物種的發音;他寫的“y”被誤讀成了“g”,而這個誤讀一直被沿用至今。
另外,銀杏葉的外型亦成爲日本東京都的標誌。

歷史淵源
和它相親的植物在兩億七千萬年前就已經生成,屬於銀杏門。在大約一億多年前的侏羅紀後期,銀杏類廣泛分佈於地球上。而現在的銀杏是這個門的植物中生存至今的唯一成員,因此又被稱爲“活化石(孑遺植物)”。
中國人種植銀杏歷史悠久,傳說有些寺廟裏的樹已經有1500年了[來源請求]。因爲佛教認爲銀杏是聖樹,所以僧侶們在廟裏的栽種,而且養護上千年。歐洲人在1691年第一次見到銀杏種在一個日本佛廟花園。因爲銀杏在儒學和佛教都很有名,日本和朝鮮也有很多人種植銀杏。1712年,一個德國醫生把它引種到歐洲。雖然銀杏到處都有,直到近代纔在中國浙江省發現野生銀杏。但是西方有人認爲這些銀杏可能不是野生的,而是一千多年前的僧侶種植的.
銀杏樹一般壽命很長,有“千年銀杏”之稱。樹可以長到很高大,貴州李家灣有一棵40米高,在甘肅還有一棵60米高。郯城縣新村鄉有一棵銀杏樹,據說有3000年曆史,公樹,在當地號稱爲“老神樹”。 山東莒縣莒縣浮來山下,有一棵樹齡達三千多年的銀杏樹。傳說這棵銀杏樹是西周初期周公東征時所栽。史載周公東征曾東過“龜蒙”,那麼踏足浮來山也就有幾分可信。這棵銀杏樹生命力極強,至今仍枝葉茂盛,當代書法家王丙龍先生揮毫爲之寫下了“天下銀杏第一樹”的題字。樹神奇,由樹而引起的故事也極有風趣。
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莒縣東一書生進京趕考,途中遇雨,就到這棵巨大的銀杏樹下避雨,忽然興致上來,想考察一下樹到底有多粗,就用摟抱的形式來測量樹的圍粗。書生竟然摟了七摟還沒轉到起點。正在他想摟第八摟的時候,被眼前的情況嚇住了———書生量樹的起點竟站着一位年輕的少婦。原來少婦也來大銀杏樹下避雨。由於樹太大了,所以兩人誰也沒看見誰。怎麼辦呢?書生有心讓那少婦讓一讓,但不好意思開口,但又不想放棄自己的測量,於是就只好改爲用手的方法,悄悄向那少婦身邊過去,數到第八的時候,正好到那少婦的身邊,那少婦竟然也沒覺察。可是,那少婦身體所佔的位置怎麼量呢?書生想不出別的辦法,就只好把少婦的體寬也算測量的一個長度。於是銀杏樹的樹圍就成了“七摟八拃一媳婦”。 幾百年過去了,銀杏樹的樹圍早已超過了“七摟八拃一媳婦”,但是,“七摟八拃一媳婦”的趣聞,卻在周圍的村莊裏世世代代的流傳着。。劉勰在此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文學評論鉅著《文心雕龍》。郭沫若曾來此山參拜,親手題下“文心亭”、“校經樓”。 《左傳》記載:“魯隱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浮來”。可見,該樹當時已成濃蔭,成爲名樹。專家考證,此樹至少已有3500年曆史。樹現高26.3米,樹冠遮地20餘畝,樹幹周長15.7米, 須八人伸展雙臂方能合圍。此古樹乃冰川時代留下來的樹種,有“活化石”之稱。經國家林業部專家鑑定,爲“天下第一銀杏樹”。此古銀杏歷盡滄桑,有詩曰: 驀看銀杏樹參天,閱盡滄桑不計年。 秦柏漢鬆皆後輩,根蟠古佛未生前。
清順治年間莒州太守陳全國立石碑題詩曰:
大樹龍蟠會魯侯,煙雲如蓋籠浮丘。 形分瓣瓣蓮花座,質比層層螺髻頭。 史載皇王巳廿代,人經仙釋幾多流。 看來今古皆成幻,獨子長生伴客遊。,公樹,在當地號稱爲“老神樹”。

著名古銀杏
據統計,在全國5000年以上的銀杏樹大約有12棵,其中貴州省就佔了9棵,它們主要分佈緊靠貴陽周邊200公里的範圍內,分別是:福泉1棵、長順2棵、都勻2棵、遵義2棵、安順1棵、麻江1棵。
世界上最大的銀杏樹在福泉,這棵銀杏樹是棵公樹,樹齡大約有6000年,基徑有5.8米,比一般的客廳還寬,該樹的一代樹已經死去了,心空了,外圍是二代樹。樹高50米,要13個人才能圍抱得過來,2001年載入上海吉尼斯紀錄,被譽爲世界最粗大的銀杏樹。據說有位老人長期在裏面居住,並養了一頭牛。
貴州古樹
世界上最大的銀杏樹在貴州福泉,樹齡大約有5000~6000年,根徑有5.8米,樹高50米,胸徑4.79米,要13個人才能圍抱得過來。2001年載入上海吉尼斯記錄,被譽爲世界最粗大的銀杏樹。
山東古樹
位於素有“中國銀杏之鄉”稱謂的山東省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一棵銀杏雄樹。樹高四十二米,圍八米有餘,據《北窗瑣記》記載,此樹植於周代,傳爲郯國國君所種,距今已有3000年曆史。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浮來山的定林寺內有一棵大銀杏樹,已有3000多年曆史了,傳說這棵銀杏樹是西周初期周公東征時所栽。史載周公東征曾東過“龜蒙”,那麼踏足浮來山也就有幾分可信。這棵銀杏樹生命力極強,至今仍枝葉茂盛,當代書法家王丙龍先生揮毫爲之寫下了“天下銀杏第一樹”的題字。
位於山東臨沂市費縣探沂鎮北徠莊鋪村村口,矗立在朱龍河畔,縣誌記載本樹有記載於唐初,距今至少約1500年,樹高40餘米,枝繁葉茂,姿態優美,據臨沂林業局的領導講,臨沂銀杏千年以上的有31棵,本樹無論在年代、體型都是難得一見的。
在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大寺村西頭原有一座古寺,曰正覺寺。寺後有一棵白果樹,相傳植於漢代。樹高22.15米,胸徑1.72米,基部周長10.35米,冠徑東西長21.3米,南北15.5米,主幹之上4個分枝直徑均1米左右,虯枝繁茂,遮蔭近畝,年年果實累累。
湖北古銀杏
而在湖北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有一個全國乃至全世界分佈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處千年古銀杏樹羣落。銀杏谷綿延 12公里,內有千年以上銀杏樹308棵,百歲以上銀杏樹1.7萬多棵,原生態的野生銀杏樹510萬株,區內古銀杏樹連成片、構成羣落,深藏羣主之間、匯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銀杏羣落之一。每逢金秋時節,千年銀杏谷遍地金黃,蔚爲壯觀。古銀杏羣落與周圍半丘陵半山區地形、湖泊河道、鄉村農舍有機組合,互相映襯。2003年隨州銀杏林整體以17.14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入選國家自然保護區名錄,成爲全國最大的野生植物銀杏自然保護區。
湖北安陸市王義貞鎮是一個集老區、山區、邊區於一身的鄉鎮。境內有中國第二的古銀杏羣落,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銀杏48株,五百年以上的古銀杏1036株,百年以上的4370株。
在湖北省宜昌夷陵霧渡河鎮貓子灣,一棵千年銀杏樹浴火重生,已得到相關部門的掛牌保護。相傳宋神宗繼位全國天災不斷,百姓爲祈求天降甘霖,良田保收,就請一位道教高人天師在最枯脊的山崗上種上一棵銀杏樹,後來這個地方不管怎麼旱澇都能保收成。2008年春節一場大火將這顆銀杏樹燒了一天一夜,正痛惜這顆千年銀杏樹將枯死,古樹後來奇蹟復活了,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保護。
四川古銀杏
成都地區最古老的銀杏樹。相傳爲1800年前張天師種下,實際樹齡2000年有餘(2012年最新測定爲2500年樹齡)。古銀杏樹,高約50餘米,胸圍7.06米、直徑2.24米。腰身間鍾乳(樹筍)密集懸垂,色澤如碣石粗礪凝重,形態如槌、如筍、如錐。樹身上好像緩緩流淌的岩石粘液,似動非動,十分奇異。
2009年 7月13日,雨城區對巖鎮隴陽村四組的古銀杏樹被中國銀杏研究學會初步確認爲四川省最大的古銀杏樹。該古樹樹齡3000餘年,胸圍達845釐米,樹高23餘米,形狀奇特,枝椏遒勁。 生長於南充閬中市白果樹街,種植於兩漢期間,樹齡1800年。2000年8月,古銀杏樹成爲閬中市政府掛牌保護的“名木古樹”,白果樹街就是因爲有了千年古銀杏樹而得名。
距成都不到40公里處的崇州大劃鄉白果村四組發現。這棵胸圍達9.84米,樹徑達3.04米的銀杏樹,其中2米以上樹幹的周長達5.2米。成都主城五城區內最古老銀杏位於百花潭公園,樹齡爲1700年。長於唐代,明末遭了火焚,清朝又被雷擊,命運多舛如今卻還是枝繁葉茂。這棵編號爲0371號的古銀杏樹,1983年從阿壩州汶川縣漩口鎮的觀音寺附近挖掘移植入園的。經過園林專家培育,這棵老樹逐漸根深葉茂發出了不少新芽。
浙江古銀杏
浙江杭州古銀杏樹種植於隋朝,樹齡1410年。老銀杏高達二十多米,樹冠張開有20座的圓臺面那麼大,樹根四周萌發出許多大小枝幹,狀似“子孫滿堂”。
河南銀杏
商丘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沈樓村古樹,據考證,該樹爲西漢樑國三百里梁園遺存之樹,已有2000多年曆史,仍枝繁葉茂不“顯老”。經歷兩千年曆史風霜,它依然粗壯、高大、威武,龜裂的黃褐色表皮正如一副鎧甲。樹冠遮天蔽日達2000多平方米。
河南省濟源市王屋鄉王屋山風景區有一顆白果樹,樹高35.5米,樹圍9.1米,樹幹挺拔,枝葉繁茂,樹齡約2000年,傳爲漢朝遺物。有“中國植物活化石”之美稱。人稱“七摟八柺棍”。駐馬店泌陽縣象河鄉龍王掌銀杏樹,樹高30餘米,樹粗10餘米,八人合抱不攏,樹上有泉,四季向外溢水,大旱不潤。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90250.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