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被子植物起源的時間
手機版

被子植物起源的時間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31W 次

被子植物起源的時間

被子植物的化石在白堊紀(1.36~0.9億年)爆發性地大量出現,許多人弄不清原因,如達爾文就說:“被子植物的起源簡直是可惡的神祕事物”。

古生代起源說

主要根據在南非二疊紀的地層中發現的舌羊齒(Glossopteris),這種舌羊齒爲喬木,單葉互生,單網脈,具有單性的生殖結構,雙氣囊花粉,胚珠生於殼鬥。舌羊齒是介於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中間類型,又被當作現代被子植物的起點。Camp, Thomes, Eames主張被子植物起源不遲於古生代的二疊紀。張宏達提出的華夏植物區系理論亦認爲,有花植物應該在泛古大陸Pangaea還未有解體之前就已經產生,支持有花植物起源不遲於二疊紀的觀點。

關於泛古大陸集合、解體的模式Valentine J. W. (瓦倫丁)和穆爾(Moores E. M.)1972年提出一個理論,寒武紀前(5億年前)存在一個泛古大陸Pangaea I,寒武紀後這個泛古大陸解體,在奧陶紀至志留紀(4.1~3.5億年)由四個大陸組成地球:部分北美和部分西歐組成的大陸,歐州和北美組成的大陸,烏拉爾以東和阿爾卑斯以北的亞洲的大陸,以及由非洲、南美、印度、澳洲、南極洲組成的岡(貢)瓦納大陸。二疊紀~三疊紀(2.1~1.7億)年又出現了統一的古陸,稱爲泛古大陸II Pangaea II。不久,(在三疊紀~侏羅紀末),泛古大陸延伸到美洲中部赤道韃蒂斯海(古地中海)分裂,侏羅紀晚期,澳洲和南極洲脫離了岡瓦納大陸的主體。南美陸塊也在白堊紀末或第三紀早期離開非洲。白堊紀(1.2億年前)大西洋裂開,北美與歐洲分離,岡瓦納解體,印度向東北方向飄移,與勞亞古陸結合。

從以上的假說看,關於大陸飄移和板塊的學說似乎是有理由的。但是被子植物具有現代意義的花、果化石在白堊紀以前的地層中沒有出現,因此大多數學者同意被子植物。

中生代起源說

在東亞、北美、歐洲等北半球於白堊紀早期纔出現無可置疑的被子植物化石。支持中生代起源說的也包括塔赫他間,我國的古植物學家徐仁等。一些在白堊紀以前發現的被認爲屬於被子植物,例如法國和美國三疊民地層中出現的“棕櫚”葉Protopalmophyllum,可能屬蘇鐵類,英國和德國三疊紀地層中發現的“闊葉樹”的葉Phyllites,中能屬於買麻藤目或種子蕨目。東格陵蘭三疊紀末期的地層中出現顆粒叉網葉Furcula gramulifera最初曾被認爲可能屬被子植物,後來被證實是大羽羊齒一類的種子蕨,我國江西安源、內蒙古東勝同時代的地層也有。從印度侏羅紀地層中出現的印度同型木Homoxylon,次生木質部由梯形管胞組成,有人曾認爲與木蘭目的昆欄樹屬、水青樹屬有關,後來證實是本內蘇鐵的次生木質部。從三疊紀地層出現,一直到白堊紀才滅絕的Caytonia開通尼亞,它們的營養葉、脈序以及大孢子葉都有些象被子植物,但它們具有單性花,大孢子葉並不閉合,胚珠裸露,與原始的被子植物並無直接的親緣關係。

古生代起源說。

一般認爲被子植物起源於中生代末期,不早於白堊紀,但我國地質學家潘廣在遼寧侏羅紀的地層中找到被子植物的化石:胡桃科楓楊屬的果序化石,甚至有單子葉植物的狗尾草,因此被子植物的起源有可能早於白堊紀。持後一種觀點的學者認爲,被子植物不可能一開始就具有完善的輸導組織及花果結構,輸導組織的的演化大約需要1億年時間(張宏達),被子植物從發生、發展到完全取代裸子植物成爲地球上的佔統治地位的植被,是從漸進式的進化,積累到一定的階段,引起了跳躍式的發展,這就是被子植物到白堊紀早期突然之間大量出現的原因。張宏達認爲要經過萌芽階段、適應階段、擴展階段到全盛階段,認爲被子植物的起源應不晚於三疊紀。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6106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