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盆景藝術 > 話說日本盆栽藝術
手機版

話說日本盆栽藝術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2.63W 次
話說日本盆栽藝術
盆景始於我國東晉,至隨唐時發展形成一門藝術。到唐宋時,盆景由皇族官宦的玩物走向民間,至明清臻於極盛,並從南向北發展,形成了五大流派:揚派盆景、蘇派盆景、川派盆景、嶺南派盆景和海派盆景。日本的盆栽藝術源於中國六朝時期,並在唐朝時候由遣唐使傳播到日本,被稱作“盆栽”(Bonsai),日本自平安末期至鎌倉初期從我國南宋全盤吸收了盆景、盆石這些藝術形式後,逐漸與本國的風土人情相結合,歷經室町、江戶、明治等時代的演進,變成今天獨具特色的的日本盆栽藝術。 由於日本是個島國,多自然災害,日本人常有生命無常和宿命感。葉渭渠在《日本文明》一書中談到日本的審美觀:日本的審美更趨向禪的空寂與枯淡。禪的精神對日本藝術影響巨大,在繪畫上表現爲留白,在詩文上爲餘情,在庭園中表現爲空相,在盆栽上表現爲舍利。具體而言,其審美觀上有“物哀”、“閒寂”、“枯高”、“餘情”、“素淡”、“野趣”等諸多特徵,這些特徵我國也有,但日本人將它們推向極致,並在盆栽中表現出來。 18世紀中葉,日本的盆栽由抹殺自然的曲體風格進步到瀟灑脫俗的文人風格;19世紀初葉,著名盆栽家小林憲雄提倡盆栽自然美,日本盆栽發展到師法自然的富有詩情畫意的風格;現在每年日本都會舉辦國風盆栽展,國風展是日本最高級別的盆景展覽活動。該活動由日本盆栽協會舉辦,日本文化廳、東京都協辦。昭和9年(1935)3月在東京都美術館舉辦第一屆,此後兩年一屆;二戰中中斷,戰後於昭和22年又開始恢復,改爲一年一屆:昭和40年(1965)2月,在國風展組織基礎上設立社團法人日本盆栽協會,第一任會長由日本原內閣總理大臣吉田茂擔任。國風展屹今爲止已舉辦了85屆(日本稱85回)。除了國風展,日本盆栽愛好者交流表現的機會也非常多,大大小小的展覽極多,例如:作風展、樹の匠、雅風展、大觀展、銘風展、銘品展等。  國風盆栽展作品檔次高、質量好,國風展的作品是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嚴格挑選的。盆景專業工作者或業餘愛好者,若自己的作品能入選國風展,那是極其崇高的榮譽。國風展對展品要求嚴格。首先是對樹齡的要求,所有參展作品,無論是大、中、小品,樹齡一般均在須30年以上,有的甚至上百年或百年以上。其次是規格尺寸要求,最大展品(高度、寬度或飄長)都不能超過1米,小品也不能小於20公分。作品最標準的規格爲83公分。日本國風展的展覽場地及展品佈置均十分講究。每年的國風展都在室內舉行,而且室內空間比較大,分兩層展出。底層都是大、中型作品,規格一般在50公分至 90公分左右;二層爲小型和微型作品,規格均爲20至50公分左右。展品展臺全部統一,高度爲60公分,寬度110公分左右,襯景(背板)高度160公分左右。另外每件參展作品必須配置幾架,幾架製作工藝也非常精美,諸多款式與加工技藝也是效仿我國傳統工藝而制。
東京郊外的大宮村是日本盆栽的重鎮。裏面有十幾個園子,如:蔓青園、清香園、九霞園、芙蓉園、藤樹園、青風園、松濤園等,其中絕大多數是盆栽名園。名園之所以成爲名園,一是歷史悠久,百年以上;二是環境優美,養護得好;三是名園有名人,而且名園有好的繼承人,能延續下去。  在日本,人們稱盆栽專業人員爲“盆栽作家”,大師級的稱爲“巨匠”。要成爲盆栽專業人員必須通過學習考覈。一般園子會招收學生,有本國人也有外國人,有專業的也有業餘的,有長期的也有短期的。清香園的專業學習時間爲六年制,要求學員年齡在25~35歲之間,收取一定學費,但以日本的消費與人均收入來看,收費不高。學習者幾乎天天呆在園中,參與園子的管理,當然也有機會隨老師到其它地方參觀學習交流,在管理養護當中瞭解各種植物的習性與土壤要求,從修剪中學習造型和文化內涵,逐步深入,而後進行嚴格的考試。學員拿到考試的樁材,分析它的最佳造型,畫效果圖,最後將完成的作品交給老師考覈,合格後,發給資格證。日本盆栽協會認可的另一種是興趣愛好者,年齡不限,兩個月或半年制不等,每個星期天上午上課,提供教材和練習材料等。山田香織還經常在電視媒體上露面,積極推廣盆栽藝術。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有很好的羣衆基礎。在各地盆栽園的銷售上,有幾百日元的,也有上千萬日元的,以便適合不同的人羣。  我們再來看一看日本盆栽家的情況。老一輩的有加藤三郎等,介於老一輩與中年之間的有山田登美男、野山壽明等,他們作品的文人意味特別到位;中年段的有木村正彥、小林國雄等,他們的技法爐火純青;青年段的有鈴木伸二、山田香織、藤川敬一、今井千春等,這一代人不甘於停滯不前,紛紛將代表自己個人水平的作品推出。
五葉鬆(約386年)











五葉鬆(約230年)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pjzw/6532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