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家庭養花 > 蘭花的欺騙藝術
手機版

蘭花的欺騙藝術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7.21K 次

一說到蘭花,總能讓人想到“高雅、清幽、暗香浮動”,總之是什麼好詞都往它的臉上貼。不過,你知不知道,在全世界現存的20000多種蘭科植物中,有1/3都幹着坑蒙拐騙的事情。它們從來不遵守,“我出花蜜,你傳粉”這個動物植物社會的經營規範,而是利用靚麗多姿的色彩,或是香甜誘蟲的氣味將昆蟲勾引過來。這些可憐的蟲子不僅要幫蘭花完成傳播花粉的工作,還拿不到分毫工錢。

蘭花的欺騙藝術

更讓人詫異的是,有些蘭花的騙術伎倆在我們看來非常簡單,甚至可以用粗劣來形容,但是它們的效果都不錯,誘使無數昆蟲爲蘭花義務勞動。這樣的結果很難用一般的合作競爭來解釋,以至於我們的進化生物學鼻祖——達爾文老先生怎麼都不相信蘭科植物中混有騙子。

蘭科植物究竟有哪些花招能引誘病迫使昆蟲就範,這些傳粉昆蟲是不長記性的糊塗蛋嗎?進行欺騙傳粉的攬客植物,難道只是爲了少給昆蟲一點點口糧?如果,昆蟲都不上當,這些欺騙性植物又該如何應對呢?隨着研究的深入,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慢慢地浮出水面。

食色誘餌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我想這間屋子裏擺放的肯定不是蕙蘭。那種濃烈的香氣不管聞多久,仍舊會重重地撞擊你的嗅覺神經。

記得一次同我的導師羅毅波先生出野外去貴州考察時,剛走到一座石山的山腳,他就說,“這山上有蕙蘭在開花呢”。可是環顧四周,那裏有蕙蘭的影子。結果,當我們爬到山頂時,果然有一叢綻放的蕙蘭,用香甜的氣味牽住我們的鼻子。不過,這種香甜的味道顯然不是爲取悅人類準備的。蕙蘭的香氣中包含了乙酸乙酯等花朵香氣的常用成分,它們是中華蜜蜂尋找食物的常用路標,只是蕙蘭的。在隨後的觀察中,每每發現受到氣味引誘的中華蜜蜂像受到酒香勾引的醉漢一樣搖擺着衝向蕙蘭的花朵。

不過,香味並不是一個精確的信號,怎樣讓被引誘的蜜蜂乖乖地上勾呢?蕙蘭還僞造了酒店的招牌。就是花瓣上那些慄紅色的斑點,在我們看來影響花朵美容的斑點卻是蜜蜂等昆蟲的最愛,因爲它們就代表有食物。

[蕙蘭 (Cymbidium faberi Rolfe)]

如果你覺得百合花上的斑點有礙純潔,那就錯了,毫不誇張的說,這些斑點的存在才招來了採集花蜜的蜜蜂,完成了傳播花粉的過程,促成了百合花的愛情姻緣,這麼看來,叫它們愛情斑點也不過分。

於是,這個通用的花蜜標誌被蕙蘭盜用過來。你可能會想,這樣的盜用標誌就不會被蜜蜂識破?通常工蜂的生命只有五六個月,每天還要完成高強度的花粉花蜜採集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有機會去學會識別複雜的信號。迅速找到食物是蜜蜂生存的根本,連分辨真假的時間都沒有,還好大多數植物都會給傳粉蜜蜂提供一些花蜜和花粉作爲回報。每每看到蜜蜂精準地降落在蕙蘭的花瓣上,然後悻悻離去,真是感慨蕙蘭手法高明,同情蜜蜂的生活不易。

受騙的不只是中華蜜蜂,在貴州的喀斯特石山上你會碰見同樣吝嗇的小葉兜蘭。它只有一個手法就是顏色-亮黃色的退化雄蕊分外醒目,沒有香氣,沒有斑點,僅僅是黃色就足夠了。如同我們看到紅色廣告牌上大寫的“M”(最近被換成黑底了),就知道有吃的。紅色和黃色是人類食物的主色調,而黃色則是成年食蚜蠅(幼蟲是吃蚜蟲的)的最愛,這代表了花粉的顏色。特別是雌性食蚜蠅對黃色情有獨鍾,因爲它們要從花粉中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才能生兒育女。甚至是塗成黃色的實驗圓盤對它們也有強大的吸引力。

[小葉兜蘭(Paphiopedilum barbigerum)]

小葉兜蘭顯然深黯此道,在顏色騙術上做到了極致,只有一個碩大的黃色雄蕊,沒有多餘的顏色和氣味標誌了。看到了這個標誌的食蚜蠅自然是執着地上前擁抱了,也就心甘情願地爲小葉兜蘭做苦力了。

比起這些簡單的食物誘惑,性的誘惑似乎更加強烈,也更專業細緻一些,畢竟挑選伴侶要比吃喝更挑剔。眉蘭將自己的花朵僞裝成雌性胡蜂,連胡蜂身上的根根絨毛都在花瓣上僞裝了出來。不僅如此,眉蘭還在花上“抹”上雌性胡蜂的體香,更讓那些來求愛的傢伙神魂顛倒,甚至不惜把精液都貢獻在了花瓣上。更絕的是,成功受粉的眉蘭直接變了一種讓胡蜂不爽的氣味,從少女體香變成了老奶奶味道,閉門謝客了。

[角蜂眉蘭(Ophrys speculum)]

把苦力騙來了,還不算完,一不小心露出馬腳,昆蟲肯定會頭也不回地飛走。騙子蘭花早就想到了這點,專門配備了強迫昆蟲苦力傳粉的裝置。

在紋瓣蘭的花瓣上會有一些縱向的縱向的條紋向花內延伸。在蜜蜂看來,這些條紋就是將它們引向花蜜的路標,順着路標走準沒錯。可惜最終也嘗不到一絲甘甜,當它們悻悻離開的時候發現問題來了,本來脣瓣在它們降落時被壓下來,尋蜜通道的入口會變得很寬鬆,隨着蜜蜂向前拱,重心位置改變後的花瓣微微擡了起來,把蜜蜂緊緊地夾在脣瓣和蕊柱之間,這時花粉塊就會藉助粘盤緊緊地貼到它們背上。在經過一番激烈的七扭八歪之後,蜜蜂終於逃出了變狹窄的通道,只是背上已經多了一件貨物。在紋瓣蘭開花的季節,我們經常能看到揹着花粉塊的苦力在這騙子花朵間飛來飛去,尋找那口虛無的甘甜。只要它們執着地拱下去,紋瓣蘭就沒事偷着樂去了。

[紋瓣蘭(Cymbidium aloifolium)]

比起紋瓣蘭,小葉兜蘭的陷阱設計得更爲精緻。說是陷阱一點都不過分,這個帽盔一樣的脣瓣就是爲食蚜蠅量身定製的,剛剛不能展開翅膀,也剛剛好不能夠到陷阱的邊緣。還好這個陷阱裏面沒有消化液。小葉兜蘭不像豬籠草那樣血口大開。它要做的只是讓食蚜蠅搬運花粉。

如果是把你關在一個有天窗的屋子裏,你會怎麼想呢?當然是從天窗奪路而逃了。食蚜蠅也是這麼想的。這個天窗就在陷阱的背面,當然小葉兜蘭是不會讓食蚜蠅白白逃走,它們在天窗通道里安裝了花粉和柱頭,每個從此處逃出的食蚜都要將在上一朵花上裝載的花粉抹在柱頭上,再從雄蕊處裝上新的才能獲得自由。有了這些機關,即使騙術略顯拙劣,騙子蘭花也能搞到傳粉的苦力。

不過,拙劣的騙術總有被戳穿的時候。昆蟲都精明瞭,蘭花該如何應對呢?

高風險,高收益?!

跟很多傳粉生物學家一樣,我經常在想,這些招搖撞騙的蘭花究竟能得到什麼好處呢?難道僅僅是爲了省下生產花蜜所需的能量嗎?

在後來的觀察中,我逐漸發現“節省”並不是一個解釋蘭花行騙的好理由,畢竟欺騙也是需要代價的。這完全是個賭徒行爲,蟲子總歸會識別出那些有花蜜的植物,何況就像上文提到的,有些蘭花的騙術着實低級,昆蟲很容易被分辨出來,只要上過一次當,就會遠離蘭花,珍愛生命去了。每次看見那些,從兜蘭裏鑽出來的食蚜蠅或者熊蜂都顧不上喘口氣,只是清理一下翅膀,迅速地逃離這個是非之地了。正是這個原因,幹着欺騙活動的蘭科植物的結實率都很低,大部分都在10%上下,特別是杓蘭(Cypripedium calceolus)的結實率只有2%。

[杓蘭(Cypripedium calceolus)]

有的研究人員認爲,爲了彌補拙劣騙術的不足,欺騙性蘭花只能多開花,開大花了——把圈套設得密集一些、醒目一些,總歸是要有糊塗蟲撞上來的。可是開花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就拿硬葉兜蘭來說,一個山頭可能分佈有上千棵植株,但是一年能開花只有百八十朵;即使是在溫室裏面,好水好土伺候,隔年能開花就已經很不錯了,對植物來說開花可是要消耗大量養分的,甚至可以說是“傷筋動骨”的活動。反過來看,杓蘭爲了2%的結實,讓其餘98%的花朵來陪着走過場,這也過於大手筆了吧。

在廣西北部見到帶葉兜蘭的密集的花朵瀑布之後,更加深了我對“節約資源說”的懷疑。爲了節省花蜜,浪費如此數量的花朵,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這些騙子蘭花的身後似乎另有隱情。

[帶葉兜蘭(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

要知道,2/3的蘭科植物還是選擇了給傳粉者提供好處。

雲南石仙桃就是這樣的一種蘭花,它們與帶葉兜蘭和紋瓣蘭比鄰而居,當然,蜜蜂們更喜歡在雲南石仙桃上面的活動很長時間,儘可能地吸掉最後一滴花蜜,它們會在一串花上(一個花序)來回尋覓。表面上看起來,“忠誠”(對花蜜的忠誠)忙碌的蜜蜂能更多地爲植物傳遞花粉,傳宗接代,雲南石仙桃的花蜜也沒有白出。然而,事情也並非總是那麼愉快。這些在一個花序上來回吮吸的蜜蜂很可能只是把一朵花的花粉從一朵搬到同一花序另一朵上,結果就是造成了石仙桃的“近親結婚”。如同人類近親結婚會提高生育畸形後代的風險一樣,近親授粉的花朵產生的後代大多也是孱弱的。而騙子蘭花在這點上似乎更加精明。

[雲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

如果你能仔細觀察到一隻從從兜蘭裏鑽出來的食蚜蠅或者熊蜂只是清理一下翅膀,迅速地逃離這個是非之地了,就能體會到這些蘭花比省去花蜜更遠大的謀略。那些帶着花粉慌張逃離的昆蟲恐怕要飛出不短的距離,才能“捂着胸口”安下心來歇歇腳。如果還有下一次被騙的可能,只能把花粉貢獻給距離第一次上當很遠很遠地方的那株蘭花了。於是,狡黠的蘭花得到了莫大的好處,長距離的遠緣雜交獲得了高質量後代。雖然,雜交種子的適應性和生活力還有待進一步檢驗,目前已經有證據顯示,同提供好處的蘭花相比,欺騙性蘭花的種羣之間確實存在更強的基因交流,而那些添加了花蜜的欺騙性蘭花則面臨着更多地同株授粉,這至少可以比那些在一個花序上自交的蘭花有更多地組合的機會。更多的組合意味着更多地選擇希望。

看到這裏,肯定有讀者會問,雜交是好,可是面對2%的結實率,騙子蘭花也需要有個艱難的抉擇吧,稍有閃失不就全軍覆沒了。爲了提高後代的質量而冒斷子絕孫的風險,那可就划不來了。

這個不用擔心,蘭科植物之所以能選擇騙術,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有特殊的生殖構造,首先是花粉被打包成塊,這樣被騙的昆蟲在花朵上活動的時候,就會帶走大量的花粉,裏面的精子足夠同相當卵子約會。更讓人叫絕的是,蘭花會利用黏液、粘盤之類的東西把花粉牢牢地固定在傳粉昆蟲的背上、頭上等“無法撓到的後背處”,這些傳粉昆蟲想打這些花粉的主意根本沒門。當然,等待這些精子的是子房中數量相當的胚珠,兩者結合自然會產生海量的種子,一般來說每個成熟的蘭花果實裏都有上萬粒種子。看到這,你大概明白了吧了,騙子蘭花就是在進行一場場豪賭,這中間失敗很多,但是一旦中彩,開出的往往就是“五百萬大獎”了。

進化:騙術升級還是選擇“從良”

從傳粉者的角度看,同欺騙性蘭花打交道可是個高危行爲。在野外觀察中,我經常看到那些誤入帶葉兜蘭和小葉兜蘭陷阱食蚜蠅被活生生地卡死在出口處。也許,它們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像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樣,眼前飄蕩着噴香的花粉和甘甜的花蜜吧。自然界的生存是殘酷的,不能精準地識別陷阱,可是有性命之憂的。於是,笨的蟲被卡死,從而被自然選擇的力量清除了,昆蟲羣體的識別能力的提高。騙子蘭花又該如何應對呢?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從良,回過頭來給傳粉者提供花蜜。在進化歷史上,這樣的情況並不鮮見,比如南非Disa屬植物中就有很多這樣搖擺的成員。通過分子系統學研究發現,在進化歷程中既有從有花蜜變成無花蜜的種類,也有從無花蜜再度提供花蜜的種類。

也有研究者認爲,蘭花拙劣的騙術,本身就是一種對自身的保護。那些數量有限的幾次欺騙,不會讓那些呆瓜傳粉者滅絕,並且只要能成功騙幾次就足夠了。於是,像春蘭、蕙蘭、硬葉兜蘭這樣的蘭花都選擇在早春或者冬季開花,先來跟那些無花可採的年輕昆蟲親熱一下,也不至於影響呆瓜昆蟲的繁殖。從這點來看,這些騙子蘭花也算得上是張弛有度了。

當然,也有些騙子蘭花要一門心思走到黑了。我們再把目光投向兜蘭。像硬葉兜蘭和小葉兜蘭這樣依靠食物信號來欺騙昆蟲的種類,得手的機會畢竟有限,結實一般都不會超過20%。於是乎,有些兜蘭開發出了更強的損招,那些一個個貌似蚜蟲的黑色突起,甚至連根根黑毛都長全了。食蚜蠅媽媽可以拒絕花粉花蜜的誘惑,但是它們卻無法抗拒下一代的食物對它們的吸引,每個食蚜蠅媽媽都想爲孩子準備好足夠的蚜蟲,讓它們一孵化出來就有足夠的蚜蟲大吃大嚼。結果就是,很多食蚜蠅媽媽都中了長瓣兜蘭的圈套。而長瓣兜蘭以90%的結實率傲視由同種食蚜蠅傳粉的小葉兜蘭。至此,蟲和花沒有和解,它們的爭鬥依然要繼續下去。

[長瓣兜蘭(Paphiopedilum dianthum)]

如果把欺騙性蘭科植物發到進化的歷史上進行評論,我真不知道該說它是先進,還是落後。畢竟,它們的風險和收益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當然,我也不是說那些老實本分的蘭花就是低等的懦夫,它們的生存技能一樣強悍。可以肯定的只有一點,那就是在這個自然界中,並沒有十全十美的生存方案,只有適應環境的制勝妙招。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jtyh/393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