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種植栽培 > 人工種植秦艽,如何才能實現優質高產?科學選種是關鍵
手機版

人工種植秦艽,如何才能實現優質高產?科學選種是關鍵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65W 次
  秦艽又叫山秦艽、西秦艽、蘿蔔艽,是龍膽科多生草木植物,主要以根入藥,興味苦辛。秦艽主要分佈在寧夏、甘肅、青海等高海拔地區,一般野生於山坡,草叢及路邊,經過多年的訓化,現已大面積人工栽培。
  
人工種植秦艽,如何才能實現優質高產?科學選種是關鍵
  近幾年,由於市場需求逐年增加,再加上亂採濫挖,致使秦艽的野生資源日益枯竭。推廣秦艽的人工栽培技術,不僅可以滿足中藥材市場需求,還能夠促進高寒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及野生資源。但是,各地種植秦艽的方法、技術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導致產量低、品質差,難以賣上高價。因此,藥農學習秦艽的高產栽培技術,至關重要!
  
  一、秦艽的主要特徵特性
  
  秦艽屬於龍膽科植物,多年生的草本作物,高度在20-100釐米,基部被殘葉纖維所包圍。鬚根多條,往往扭結或粘爲1個圓柱形的直根;植株的莖直立或斜生,單一;莖生葉密集或蓮座狀,莖生葉對生,較小,基部合;葉片披針形或矩圓狀或腋生作輪狀;果實爲蒴果,呈現矩圓形,種子橢圓形,顏色爲深黃色。
  
  秦艽性喜潮溼冷涼的氣候,較爲耐受寒冷,忌強光,怕積水。秦艽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但一般以疏鬆、肥沃和土層深厚的腐殖土和砂質壤土爲宜。在乾旱季節,秦艽容易出現灼燒現象,葉片在烈日直射下易變黃和葉緣枯萎。每年從根莖部分生出1個地上莖,生長年限較長的莖多簇生。通常情況下,在每年的3月下旬返青,5月下旬抽薹開花,7月中、下旬種子成熟,年生長期一般爲100-120天。秦艽栽培環境要求年降雨量在600毫米以上,無霜期爲160天以上。總之,秦艽對生長環境要求相對不是太嚴格,有野生品種分佈的地區,均可以正常栽培。
  
  二、秦艽的主要繁殖方式
  
  秦艽一般採用種子繁殖,當然也可用分株繁殖。
  
  1、種子繁殖
  
  ①採種:秦艽的1-2年生植株所結的種子,多不充實,發芽率較低。生長到第3年以後,大量開花結果,我們可以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爲害的植株作爲採種母株,於每年的9-10月當種子呈現淺黃色時,將果實帶部分莖稈割回,並置於通風處後熟。等到乾燥後抖出種子,選籽粒飽滿、無病蟲的種子,貯於通風乾燥處。
  
  ②種子處理:我們可以選取成熟飽滿、無病蟲的種子進行沙藏處理。其具體方法爲:選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挖窖,深度在80釐米左右,寬度爲40-60釐米,長度依需要而定。窖底鋪潔淨溼河沙15釐米厚,按照種子與溼沙的比例混合,沙的溼度以手握成團,手鬆散開而不滴水爲宜,並攤放於窖內,厚度保持在40-50釐米,上面再蓋上15-20釐米的溼沙,並在窖中每隔40-50釐米豎放一直徑約15釐米粗、下至窖底上通窖頂的秸稈把,以利於通氣。上面再蓋上土,成土丘形,再加蓋柴草。等到第二年春播種用。
  
  ③播種:主要分爲春播和秋播兩種。秋播的種子不進行沙藏處理,採種後即可進行播種,8-9月份秋播的種子,當年即能長出2片葉子,可進行移栽。春播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初,在整平的畦面上,採用條播,按照行距20-30釐米,開1-2釐米深、3釐米寬的淺溝,然後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並覆一薄層細土,略加鎮壓,上面覆蓋草簾,並進行保墒遮陰,以促進種子的快速萌發。每畝土地播種用0.5-1公斤爲宜。
  
  2、分株繁殖
  
  一般可以在春、秋兩季進行。春季芽萌動之前,挖出根,分成小簇,每簇保持1-2個芽,按照行距20-30釐米進行栽植,穴深根據根系大小而定,以根芽覆土3釐米左右爲宜,並壓實。栽後應立即澆水,密度以每畝1萬株最爲適宜。
  
人工種植秦艽,如何才能實現優質高產?科學選種是關鍵 第2張
  三、秦艽的人工栽培模式
  
  1、選地整地
  
  我們可以選擇海拔1000米左右,比較溫暖的山地以及土層深厚、肥沃、質地疏鬆、含有豐富腐殖質的沙壤土或壤土爲好。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及時進行深翻,耕深在25-30釐米,揀去石塊、樹根和草根等雜物,並結合深翻先施足有機肥,每畝土地施用2500-3000公斤,然後整平耙細後再作畦,畦寬的規格爲120-150釐米,長度依地形而定,一般爲10-20米。多雨的地方作成高畦或壟,少雨的地方可以作成平畦。在山地栽培時,我們應注意水土保持工作,修好排水系統,做成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地。
  
  2、移栽
  
  (1)露地移栽
  
  在進行露天移栽時,我們多采用二年生苗栽植,提倡“頂凌”移栽。一般在土壤剛解凍後進行,或於秋分時期進行移栽。按照行距75釐米開溝,深度爲15-20釐米,用步犁開溝時,要求將靠前 溝溝側壁整理成較垂直面;將秦艽苗子大小分級,按照株距7-10釐米靠溝壁垂直襬放,然後覆土,至苗剛好露頭,心葉展開的大苗,埋土至露出展開葉剛好;我們需要用腳踩壓實,使根充分與土壤接觸,做到淺不露根、深不埋心,過小苗或弱苗要進行雙株定植。
  
  (2)覆膜移栽
  
  我們一般採用一年生苗進行栽植,秋收後及時翻耕。在來年春季的3月上旬進行整地,採用寬窄行起壟鋪膜,保持壟面55-75釐米,壟間距在15-20釐米左右,在壟面上按行距25釐米、株距 15釐米,破膜扎眼定植,深度爲10-12釐米,孔徑爲5釐米,每壟定植3行,必要時要及時澆定植水,每穴一般栽種1株,做到淺不露根,深不埋心。另外,我們可以採用先移栽、後覆膜放苗的方式進行移栽。覆膜移栽相對比較費工,但總產量高,栽培週期較短。
  
  3、大田管理
  
  (1)澆水
  
  在播種完成之後,如果遇到乾旱天氣,我們應該均勻灑水澆灌,以便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到出苗率。蓋草簾保墒,以保持土壤溼潤,以利於發芽。當出苗50%的時候,把草簾支高2-5釐米;當出苗80%時,就可以直接撤掉草簾,並逐步延長光照時間,防止突然撤掉簾子而使陽光直射幼苗,造成幼苗死亡。秦艽雖喜陽光,但怕強光照射。
  
  (2)除草施肥
  
  在播種的當年,因幼苗細小,不適宜中耕,應該拔除雜草,保持苗地無雜草。等到小苗長出2-4 片葉時,可以進行間苗,去弱留強,按照3釐米株距交錯留苗。並及時追施一次稀薄的人、畜糞尿。當苗高4-5釐米時,再進行間苗1次,保持株距在4-5釐米即可。第二年的春天出苗時,及時清除地內殘葉雜物,進行第1次鬆土除草;在每年的6-7月進行第2次鬆土除草。每次鬆土除草後,施灑一次肥料。現蕾時,每畝土地施用過磷酸鈣15公斤。除留種外,其餘花蕾全部摘掉。雨季應注意排水,以有效防止爛根
  
  (3)病蟲害防治
  
  ★葉斑病
  
  症狀:植株的葉片上產生長橢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顏色爲灰白色,病斑邊緣呈現褐色,較寬略隆起,大小不一,病斑的背面爲灰褐色,略凹陷,病斑上分佈不均勻羣聚小黴點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發病規律:病原菌主要在種苗上越冬,第二年的4月中旬開始發病,病害發生發展與雨水關係很大,一般在生長中、後期高溫多溼季節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進行合理的輪作和間作,在發病初期,我們可以噴施65%代森錳鋅500倍液或50%萬黴靈600-800倍液,間隔10-14天噴1次,連噴2-3次即可。
  
  ★鏽病
  
  症狀:這種病害主要危害秦艽葉片,夏孢子堆積在葉片正面。在發病初期,葉表皮上產生淡黃色小斑點,逐漸變爲黃褐色,後期隆起呈小膿皰狀,表皮容易破裂,向外翻,斑點聚集成圓形或橢圓形;秦艽鏽病以冬孢子進行越冬。冬孢子堆多生於葉正面,散生,顏色爲黑褐色,突破錶皮。
  
  發病規律:鏽病多發生於每年的8月至10月,在雨水較多年份和低海拔種植區發生嚴重,嚴重時,葉片變黃,植株直接枯萎。一般砂壤土發病率較高,田間管理粗放,感病植株殘體在枯萎後若不及時清理消毒,則發病率較高,危害十分嚴重。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推薦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500-1500倍液進行噴霧。
  
  ★根腐病
  
  症狀:在發病初期,植株的根部或莖基部爲暗褐色,地上部分的葉色逐漸暗淡變黃,出現萎蔫症狀,強光下更爲明顯。在發病中後期,病部顏色逐漸變爲深褐色至黑色,發軟甚至腐爛。地上部分表現爲生長減弱直至乾枯,危害嚴重時成片死亡。
  
  發病規律:病菌主要在土壤中和病殘體上越冬。少數爛根乾枯後呈現黑褐色。在爛根與健根交界處的斷面上可見黃色侵染線。一般土壤板結、低溫多溼、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我們需要避免田間積水,在發病初期,可以用80%代森錳鋅600-1000倍液或50%百菌清800-1500倍液,每間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3次即可。
  
  秦艽的葉斑病、鏽病、根腐病均屬於真菌性病害。而對於真菌性病害,主要是採取“預防爲主, 防治結合”的方針,在種植前,我們需要對地塊進行選擇,對土壤、種子和種苗進行消毒,生育期進行化學防治,並及時清理病株,時刻保持田園清潔等。
  
  ★蟲害
  
  秦艽的蟲害發生相對較輕,苗期主要有蚜蟲、小地老虎等危害,大田期有蠐螬和蛞蝓危害。蚜蟲多於春末夏初發生,我們可以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如果發現秦艽大田有地下蟲害時,在播前用0.5%辛硫磷顆粒劑兌水噴施地表,並立即耕翻,耙耱平整。
  
  4、適時採收
  
  秦艽的生長較慢,一般2-3年,於秋季的9-11月倒苗時,全根挖出,然後用清水洗乾淨,使根呈 乳白色。並且放在場地或架上進行晾曬。等到根變軟時,堆放3-7天,至顏色呈現灰黃色或紅黃色時,再攤開曬乾即可。
  
  四、秦艽人工種植存在的問題
  
  1、種子質量難以保證
  
  一些不法商販把與秦艽種子相似的雜草種子採集後,與秦艽種子混合一起出售,謀取利益,單嚴重坑害農民。還有些農戶,在播種時使用陳年種子,也會影響種植質量。
  
  2、種植管理粗放
  
  目前,大部分農民科技意識低,難以改變傳統的種植方式,無法做到精耕細作,導致秦艽產量低、品質差。
  
  3、種植密度不規範
  
  某些地方,連片種植秦艽,每公頃土地的密度不足90000株,極大地浪費了土地資源,造成了產能浪費。此外,在施肥、除草等方面也存在不施、少施的問題。
  
  4、忽視病蟲害防治工作
  
  長期以來,部分藥農忽視病蟲害防治,直接影響到經濟效益。
  
  5、採收與加工不及時
  
  長期以來,老百姓在秦艽採挖後不清洗根上泥土,到處亂堆亂曬,導致產品外觀視覺不好,也在 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售價格。另外,加工隨便,加工時不注意將種子中的雜草籽和細小石子撿除。
  
  秦艽的生育期會受海拔高度和溫度的影響,在海拔較低而比較溫暖的地區,其花期和果期常會延後,生長期也會相應延長。在高冷地區進行種植時,我們必須採取合理有效的種植措施,一畝地可產優質鮮品600-800公斤,經濟效益還是很不錯的。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huahuixinqing/8784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