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種植栽培 > 水仙灌水栽培法簡介
手機版

水仙灌水栽培法簡介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2.3W 次

爲漳州地區所常用,也是漳州水仙的特殊栽培方法。此法在管理上比較細緻,並有其突出的特點,如採用灌水栽培、種球閹割、溶田耕地等一套合理的栽培技術。加之漳州地區宜於水仙生長的優良自然環境條件,放當地培養的漳州水仙球體大、品質好。主要方法如下:

水仙灌水栽培法簡介

(1)溶田耕地:8~9月份在耕后土地上放水漫灌,浸泡。1-2周後排水,並多次翻耙(當地有“七犁八耙”之說),待土壤充分曬乾後,打碎土塊,作畦栽植。溶田耕地既疏鬆了土壤,又清除了土壤中的病蟲害及雜草種子。

(2)種球選擇與消毒:挑選大形、端正、充實、鱗莖盤小而堅實的鱗莖作種球,然後將鱗莖盤浸於40℃的1:100福爾馬林水溶液中5分鐘進行消毒,或用敵百蟲消毒亦可。

(3)種球閹割:水仙鱗莖內芽的着生有一定的規律性,絕大多數側芽均沿中央主芽兩側呈一直線排列,每隔2層有一側芽。故側芽的多少,與球體大小、球齡大小呈正相關。一年生小球只有一箇中央主芽;二年生球內於主芽兩側各增生1個或2個側芽;在三年生球內,側芽更多。漳州地區花農掌握水仙這一生長髮育規律,採用閹割方法加以調整和控制:1-2年栽培種球不閹割,到第三年,栽培種球才行閹割。在球的兩側各挖一洞,將內部的側芽挖掉,僅保留一箇中央主芽,這樣養分集中供給主芽生長和鱗片增長,有利於開花以後球的膨大和新芽的發生。同時閹割的鱗莖,經過一年的培養,姿態變得端正優美,沿閹割口處莖盤上新分化伸出之小鱗莖(腳芽),在主球兩側均勻對稱着生,其中一部分也常有花,使全球組成優美的“山”字形。故可控制和引導腳芽的發生,從而改變了原來的球體形態。(本文摘自《農村養殖業》全書)

閹割時用一特製的閹割刀(竹質或鋼質的薄刀),左手持球,使球頂端向裏(朝向自己),莖盤向外(揹着自己),沿着球內鱗片呈水平方向的一側,在球中下部下刀,由裏向外斜挖一洞,將鱗片及其內側芽挖掉,切忌傷及中央主芽。挖完一側,再挖另一側。閹割後傷口處流出許多白色粘液,不宜馬上栽植,可放陰涼通風處待粘液幹後,便可栽植。

(4)栽植:霜降前後進行,先在耕好的土地上作成高35—40釐米、寬120釐米之高畦,並沿每畦四周挖灌水溝,寬40釐米,深30釐米。然後按一定株行距在畦面開溝栽球,使閹割切口與種植溝垂直,先覆一層薄土,每溝上面施1--2瓢腐熟濃人糞尿,待肥料充分滲入土壤後,引水入溝,使溝水從畦底逐漸滲透至畦面,然後再排除溝水。數日後將畦邊土切下仍覆蓋畦面,並再施一次基肥(以豆餅爲好,或施人糞尿加少許硫酸銨)。最後畦面覆蓋一層稻草,並使稻草兩端下垂溝中,以便引水入溝後使水沿稻草不斷上升至畦面。這樣既保持土壤溼潤,不易板結,而又不易滋生雜草。#p#分頁標題#e#

(5)田間管理:水仙極喜肥,除要求有充足的基肥外,生育期中應多施追肥,開花前後尤須保證各追肥一次。此外,要經常保持溝中有水。通常溝水的多少和灌水時間的長短,視氣候條件、球齡大小以及生長髮育時期而定:晴天灌水多,陰雨天灌水少;第1--2年栽植時灌水少,時間亦稍短;第3年則要求灌水多,時間長;從栽植到採收前溝中一直保持有水。

第2~3年栽培的球,當年冬季主芽常常開花。爲減少養分消耗,可將花葶留下部三分之一摘除。

芒種前後,水仙葉逐漸枯萎,進入休眠,此時將球挖出,切除球底鬚根,用泥將莖盤和兩旁相連的腳芽基部封上,避免腳芽與主球脫離,影響球的姿態。最後把球放置陽光下,曬至封泥幹後,便可運回倉庫貯藏於陰涼通風的地方。堆放時注意中間留通氣孔,並經常開門窗,加強通風。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huahuixinqing/2866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