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紅花酢漿草 紅花酢漿草百科
手機版

紅花酢漿草 紅花酢漿草百科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05W 次

紅花酢漿草,酢漿草科酢漿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基生,小葉3片,扁圓狀倒心形,頂端凹入,托葉長圓形,頂部狹尖,與葉柄基部合生;總花梗基生,二歧聚傘花序,通常排列成傘形花序式,花瓣5,倒心形,淡紫色至紫紅色。花、果期3—12月。酢漿草的“酢”字與醋通,《本草綱目》也說它“其味如醋”,莖與葉都是如此。酢漿草因爲汁液有酸味故得此名,開紅花的就是紅花酢漿草。

紅花酢漿草原產南美熱帶地區,中國長江以北各地作爲觀賞植物引入,南方各地已逸爲野生,生於低海拔的山地、路旁、荒地或水田中;喜向陽、溫暖、溼潤的環境,夏季炎熱地區宜遮半陰,抗旱能力較強,不耐寒。以分株繁殖爲主,也可播種繁殖。

紅花酢漿草 紅花酢漿草百科

紅花酢漿草生長環境

紅花酢漿草爲喜光植物,在露地全光下和樹蔭下均能生長,全光下生長健壯。紅花酢漿草適生溼潤的環境,乾旱缺水時生長不良,可耐短期積水。抗寒力較強,華北地區可露地栽培。

紅花酢漿草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廣西、河北、福建、陝西、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和雲南等地。原產南美熱帶地區,中國長江以北各地作爲觀賞植物引入,南方各地已逸爲野生,日本亦然。

紅花酢漿草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紅花酢漿草的花粉爲暗黃色,花粉團較大,利用蜜蜂等昆蟲進行授粉。紅花酢漿草利用種子以及地下鱗莖進行自然繁殖,其果實成熟後會自動裂開,其中種子細小且量多,鱗莖容易隨帶土的苗木而傳播,因此繁殖及擴散迅速。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一般在春秋季節進行,可採用分球莖繁殖、分株繁殖、播種繁殖等,其中前兩者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分球莖繁殖即利用其新生長除的球莖及仔球、將其分割並單獨種植的方法。分株繁殖每株都應帶有地下塊根莖。播種繁殖適宜溫度條件在25~30℃,7至10天可發芽,若在春季播種,則當年秋季即可着花,若是秋季則次年着花。

紅花酢漿草人工種植

日常養護管理

紅花酢漿草的花期較長,生長期間需結合具體的土壤、時節情況進行澆水施肥。夏季休眠期時不用施肥。

在7~9月的盛夏時期,植株也許會出現開花減少、枝葉發黃的現象,此時應採取一些遮陽、降溫措施,必要時可對裸露根莖蓋上土層,還需保持溼潤和良好通風。若應對得當,不僅可以安全越夏,還能避免明顯休眠甚至保持不斷開花。

冬季寒冷時,盆栽的紅花酢漿草應移至室內,維持不低於5℃的室溫,給與適宜的光照和水分,可保持葉片常綠、安全越冬。如在室外越冬,可覆蓋塑料布、草苫等進行防寒。

更新復壯

紅花酢漿草經過幾年生長,隨着分櫱次數的增加和新球莖的生長,球莖不斷上移,使根系逐漸接近地面,出現“跳根”現象。發生跳根的植株長勢明顯衰弱,在光照、抗寒等各方面呈現退化態勢,容易招致病蟲害。每年的3~4月、夏季休眠後爲紅花酢漿草分株繁殖最適宜的時間,更新復壯可一同進行。去除植株的枯葉殘葉及部分老葉,保留嫩葉,以減少蒸騰失水,然後切除老球莖、保留新球莖重新進行種植。

病蟲害防治

紅花酢漿草的病蟲害主要包括蝸牛、巖蟎等,防治措施一般有化學藥劑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等。使用藥劑防治時需注意,爲避免抗藥性的產生,可交替使用藥劑,同時注意保持良好通風、地面溼潤。

蝸牛防治

蝸牛會用齒舌刮食植株的莖、葉、花,同時分泌黏液污染幼苗以及取食傷口,可能誘發軟腐病,導致相干部分腐爛壞死。

主要採用藥劑防治、生物防治、人工捕捉等辦法。藥劑一般使用滅蝸靈、密達等顆粒劑,同時配合撒佈石灰帶,蝸牛粘上石灰會失水死亡,以達到更好的防治效果。生物防治可以利用蝸牛的天敵中脛鬃步甲,此法對環境具有較好保護作用。

巖蟎防治

蟎類是紅花酢漿草草坪春季昆蟲羣落的優勢種,酢漿草巖蟎(Petrobia harti(Ewing)1909),俗稱酢漿草紅蜘蛛,是紅花酢漿草草坪病害防治的重點對象,會導致葉片長出灰白斑點並枯黃脫落,易在初夏和仲秋時節爆發成災。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化學防治和人工防治。化學防治一般使用敵敵畏、三氯殺蟎醇乳油、阿維蟲清乳油等藥劑進行單獨或者配合使用。人工防治即加強栽種管理,適時灌溉、勤除雜草、及時鬆土等,以達到事先遏制巖蟎發生危害的效果。

紅花酢漿草主要價值

觀賞

紅花酢漿草植株低矮,葉子茂密,碧綠青翠,小花繁多,爛漫可愛。在園林綠化中,具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前景,是替代草坪植物的好材料,可佈置成花壇、花境、花叢、花羣及花臺等,株叢穩定,株形優美,線條清晰,素雅高貴,綻放出玫瑰色的花朵時,地面宛如鋪上了一層葉翠花紅,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

藥用

《中華本草》記載全草入藥,味酸,性寒;清熱利溼,解毒,散瘀消腫。

藥用部位:以全草入藥。中藥名:銅錘草。

主要成分:主要含草酸鹽成分。

性味功能:酸,寒。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涼血散瘀。

主治用法:咽喉腫痛,水瀉,水腫,痢疾,白帶,淋濁,瘡癤,痔瘡,癰腫,燒燙傷,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內服:煎湯,15~30克;或浸酒、燉肉。外用:適量,搗爛敷。[3]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35662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