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花卉大全 > 蔬菜水果 > 灰樹花
手機版

灰樹花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9.95K 次

灰樹花,俗稱“舞菇”,是食、藥兼用蕈菌,夏秋間常野生於慄樹周圍。子實體肉質,柄短呈珊瑚狀分枝,重疊成叢,其外觀,婀娜多姿、層疊似菊;其氣味、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其肉質脆嫩爽口,百吃不厭。其營養具有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藥用價值。近年來作爲一種保健食品,風行日本、新加坡等市場。

灰樹花

地區分佈

分佈:日本,歐洲,北美和中國許多地區

生長習性

灰樹花菌絲在20~30℃範圍內均能生長,最適溫度是24~27℃。子實體可在16~24℃下發生,最適溫度爲18~21℃。

品種特色

灰樹菇營養豐富,穀氨酸的“鮮味”也高,所以對它有“食用菌王子”及“華北人蔘”的美譽。女生的心裏都有一個公主夢,可愛的公主穿着蓬蓬裙與王子跳着舞曲…灰樹菇長開後,還真像一位公主穿着舞衣般,所以也有人稱它爲“舞菇”它只爲美食而起舞,滿足舌尖上的美味。

栽培方法

①栽培期。栽培季節安排與灰樹菇的產量和質量密切相關,栽培時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安排制種和菌包製作時間。灰樹菇屬中溫型菌類,多爲春秋兩季栽培。北方地區春栽一般4~6月出菇,秋栽11~12月出菇。南方地區春栽一般3~4月出菇,秋栽11~12月出菇。從接種至出菇一般需55天左右,所以制菌袋的時間應比最適出菇時間提早2個月左右進行。

②培養基配方。灰樹菇適用於多種原料栽培,但闊葉樹木屑和棉子殼爲主料效果最好,在培養料中加入適量含腐殖質的山土更適合灰樹菇的生長,且能提高灰樹菇子實體的發生率。在此提供4個配方。其一,雜木屑77%,麩皮10%,玉米粉10%,蔗糖1%,石膏粉1%,碳酸鈣1%。其二,雜木屑44%,棉子殼44%,麩皮10%,蔗糖1%,石膏粉1%。其三,雜木屑40%,棉子殼30%,麩皮10%,玉米粉8%,山坡土10%,蔗糖1%,石膏粉1%。其四,棉子殼60%,麩皮20%,豆餅粉8%,菜園土10%,蔗糖1%,石膏粉1%。含水量控制在60%~65%,pH值5.5~6.5。

③裝袋滅菌。栽培袋多采用16釐米×30釐米×0.03釐米的聚丙烯塑料袋。將原材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加水並調節好含水量,攪拌均勻後裝入塑料袋。裝袋時必須注意不能壓破或刺破袋,壓緊培養基並使表面平整後在料中打洞(利於透氣),套上塑料套環,然後塞上棉花塞。裝袋完畢應及時入鍋滅菌,高壓滅菌需保持10小時。

④接種發菌。選擇高產、優質的菌種,按無菌操作接種。接種後放在發菌室內,保溫25~28℃,室內相對溼度60%~70%,避光培養,每日通氣1~2次。15天后加散射光,加強通風,溫度22~25℃。30天后菌絲長滿袋底,表面形成菌皮,可以進入出菇管理。

仿野生出菇①排菌時間。菌絲滿袋後,脫去塑料袋,將菌棒整齊排列在事先挖好的畦內。這種覆土栽培形式生物效率可達100%~120%,遠遠優於袋式出菇。灰樹菇最佳排菌下地期在11月至次年4月底。②排菌方法。在優選的栽培林地挖寬45~55釐米、長2.5~3釐米、深25釐米的坑,坑之間的距離爲60~80釐米,中間修排水溝。地溝挖好後,先灌一次大水,水滲後,在溝底和溝幫撒一層石灰粉增加鈣質和消毒。將發好菌的菌袋剝去塑料袋,將菌棒橫成排豎成行地排放在溝內,相鄰菌棒要挨緊,每4個菌棒之間要有一個空隙。在溝內可排放4~5行菌棒。再在畦牀表面撒一層新鮮草木灰,目的是增加肥料且能抑制雜菌生長,可增產10%以上。

灰樹花 第2張

病蟲害防治

藥劑防治。菌種袋或菌種塊局部發病時,可用咪鮮胺錳鹽、異菌脲、甲醛溶液注射或塗抹。菇牀培養料發生木黴時,可直接在污染料面上撒一層石灰粉,控制病情。

主要價值

1、營養:灰樹菇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等,還含有較豐富的鉀、磷、鐵、鈣、鋅和硒等元素,並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等維生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可以爲機體補充所需的營養成分,有利於身體健康。體質虛弱的人羣和正在長身體的兒童可以適當食用灰樹菇;

2、功效:灰樹菇中的部分成分還具有一定的醫療保健功效,但通常作爲提取物加以應用,日常食用灰樹菇不能達到相應效果。灰樹菇所含多糖類主要爲少葡聚糖,能提高人體內T細胞的含量,對增強機體免疫力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其中的鐵、銅和維生素C較高,對預防貧血、壞血病、白癜風也有效,並可防治或抑制動脈硬化、腦血栓的發生;含硒和鉻也較高,具有保護肝臟、胰臟的功能。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huahuidaquan/shucaishuiguo/35386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