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我國首例保護瀕危植物的環境公益訴訟
手機版

我國首例保護瀕危植物的環境公益訴訟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35W 次

我國首例保護瀕危植物的環境公益訴訟

針對實施雅礱江水電梯級開發計劃可能破壞瀕危野生植物五小葉槭生存的情況,2015年9月17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綠髮會”)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遞交訴狀,對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提起公益訴訟。

綠髮會日前證實,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已經受理他們的起訴並正式立案,“成爲我國首例保護瀕危植物的環境公益訴訟”。

作爲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的社會組織,綠髮會爲何要爲一種植物打官司?首例保護瀕危植物環境公益訴訟面臨哪些困難?本案爲保護其他瀕危植物提供了怎樣一種可借鑑的樣本?這起“預防性”訴訟對推進環境公益訴訟有哪些意義?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一問:爲什麼要爲一種植物打官司?

五小葉槭是我國四川的特有物種,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等級標準,屬“極危物種”,處於滅絕的邊緣,堪稱植物中的“大熊貓”。目前全球僅存500餘株,而國外的極少量五小葉槭都是第一次引種後存留在美國的母樹繁衍的,但這株母樹也於1991年死去。

植物專家王康向記者介紹說,五小葉槭分佈範圍極爲狹窄,僅生長於四川省西南部海拔2200米~3000米的河谷地帶,且極其稀少。目前已知的個體數量大約500餘株,分屬4個種羣,種羣之間相隔遙遠。四川甘孜雅江格西溝保護區有260餘株,木裏縣僅存50餘株,九龍縣有166株,康定縣僅存23株。它的種子產量少,發芽率很低,幼苗很少見,屬於典型的衰退型種羣結構。

“雅江格西溝自然保護區內的五小葉槭種羣是當今世上殘存的最大的一個五小葉槭種羣,難能可貴的是它還能進行自然繁殖。”他說。

如今,這些五小葉槭均處在人爲干擾較劇烈的地段,牲畜啃食、人爲砍伐以及道路、水電站的修建,影響着五小葉槭的生存。特別是雅江縣雅礱江上的牙根電站即將修建,使得這一瀕危物種面臨嚴重威脅。

根據《四川省雅礱江兩河口——牙根段水電開發方案研究報告》,這段梯級電站中兩座電站建成後,兩河口電站正常蓄水位是2860米,牙根一級電站正常蓄水位是2602米,牙根二級電站正常蓄水位是2560米。

綠髮會公益訴訟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對比五小葉槭雅江種羣分佈區的海拔高度和水電站蓄水水位高度數值,可以準確預見,電站水庫正常蓄水後,將淹沒雅江縣五小葉槭的絕大部分所在地,對其生存構成嚴重威脅,急需進行搶救性保護。

根據設計方案,爲了修建水電工程而鋪設的道路,即雅礱江牙根二級水電站準備工程“對外交通專用公路”將經過五小葉槭的生長區域,也會對它的生存構成影響,“實際上已經因爲修路毀壞了一些五小葉槭”。

爲了保護這一珍稀物種,綠髮會提起公益訴訟,要求依法判令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立即採取適當措施,確保不因雅礱江水電梯級開發計劃的實施而破壞野生植物五小葉槭的生存。同時還要求,依法判令被告在採取的措施不足以消除對五小葉槭的生存威脅之前,暫停牙根水電站及其輔助設施(含配套道路)的一切建設工程。

二問:誰阻礙了保護瀕危植物的步伐?

綠髮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此前,綠髮會曾向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發函,要求其對五小葉槭的保護引起重視,但函件一直未獲得回覆。直到他們提起公益訴訟後,才收到一紙回函。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表示,在牙根二級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中已考慮相關保護措施。待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完成,且電站按國家基本建設程序覈准開工後,公司將根據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相關批覆意見,切實落實五小葉槭的保護工作。

而王康擔憂的是,一旦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建成蓄水,水庫周圍的五小葉槭將難逃被淹沒的命運。“目前,我國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裏沒有錄入五小葉槭,因此我們呼籲相關部門引起重視並將其列入重點保護名錄。”王康說。

據瞭解,20世紀二十年代,著名植物學家、奧地利人約瑟夫·洛克在四川木裏縣第一次發現五小葉槭。而隨後幾十年中,再沒有人找到過它。直到1988年,受《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二卷編委會的委託,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員印開蒲再次前往九龍縣,歷盡艱險,無意中在當地村民的背篼上發現了被砍下的五小葉槭枝條,最終確定了它的分佈地點。2003年,印開蒲等人又在九龍發現了一個生長在多石陡坡上的五小葉槭種羣,約166株。隨後,成都生物所又在康定縣呂曲河邊的灌木叢裏發現了一個五小葉槭種羣,但規模較小,只有十幾株。

正是由於這樣曲折的過程,而現有的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於1999年制定,至今一直未作修改,因此,五小葉槭的保護未被提上日程。

在王康看來,野生植物保護名錄不應該沉睡這麼多年,這是不科學的。他表示:“這起環境公益訴訟的重點不在訴訟本身,希望通過這個案件,能對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觀念、現狀有所改變。”

採訪中,多位業內專家希望通過此次司法實踐,推動立法工作。“目前,我國在野生植物保護方面只有一部《野生植物保護條例》,應該制定一部專門的法律。”

三問:針對潛在風險的“預防性”訴訟有何意義?

五小葉槭屬於“極危”物種,由於其生長的自然環境並不理想,繁殖擴張較爲乏力,其種羣已處於十分危險的狀態,隨時可能消失。

據瞭解,爲拯救這種瀕臨滅絕的植物,保護我國西南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綠髮會於近日成立了“五小葉槭工作組”,啓動五小葉槭保護行動。

綠髮會常務副祕書長吉亞豐介紹說,保護行動將持續約兩年之久,對五小葉槭雅江種羣的分佈範圍、種羣數量、面臨的威脅進行詳細調查。爲可能被淹沒的五小葉槭每株都佩戴“身份證”。同時,對五小葉槭的個體生態學進行系統研究,採集其獨特的基因,並對周圍生長環境、土壤進行採樣,開展人工繁育研究,爲後續的移植工作打好科研基礎。

據瞭解,目前,綠髮會已經在四川、甘肅等地建立了實驗育苗基地。希望這種植物能在其他地方的野外、園林中得以繁殖、生長,進而對其進行開發利用並造福於民。目前,這一行動已得到國家相關部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吉亞豐認爲,這起環境公益訴訟爲保護其他瀕危物種提供了可借鑑的樣本。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公衆及相關部門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不夠重視,生物多樣性退化的總體趨勢尚未得到遏制。“瀕危植物不光具有生態價值,一種植物的消失,可能會帶來幾十種伴生物種的消失,可能會導致人類失去攻克某種疾病的藥材,也可能讓我們失去研究植物起源、物種進化的有力依據。”他說。

“這已經不只是幾棵小樹的事。”在參與訴訟的業內專家看來,環境保護領域,無論是立法研究還是司法實踐上,大多針對的是污染防治,而對生態、生物多樣性、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則缺乏基本的關注。

衆所周知,以往的公益訴訟,針對的主要是已經有污染或破壞行爲等既定事實的情況,而此次訴訟,針對的是存在潛在風險的情況,即損害行爲還沒有發生,是預防性的。

有專家指出,這起公益訴訟打好了“前提量”,針對破壞瀕危野生植物於未然之時。此前,環境資源保護方面的公益訴訟往往是污染業已造成,破壞業已實現。有了既定事實再提起公益訴訟,不過是爲了事後追責,污染環境或破壞自然資源的後果和代價,已經無法有效彌補。而綠髮會提起的這起公益訴訟,針對的卻是潛在風險,無疑更有進步意義。(來源:新華網)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274480.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