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阿勃勒Cassia fistula L.
手機版

阿勃勒Cassia fistula L.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2.41W 次
阿勃勒Cassia fistula L.

阿勃勒屬蘇木亞科,該屬植物全世界約有250種,是泰國的國花。原產於南亞南部,從巴基斯坦南部往東直到印度及緬甸,往南直到斯里蘭卡。分佈在緬甸、斯里蘭卡、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南部、西南部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的地區。落葉喬木,高達22m。葉柄即葉序軸無腺體;小葉3--4對,卵形至橢圓形,長8--15(20)cm。花長在約20到40釐米長的下垂狀腋生總狀花序。花的直徑約4到7釐米,花瓣5枚離生,大小...

阿勃勒的介紹阿勃勒屬蘇木亞科,該屬植物全世界約有250種,是泰國的國花。原產於南亞南部,從巴基斯坦南部往東直到印度及緬甸,往南直到斯里蘭卡。分佈在緬甸、斯里蘭卡、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南部、西南部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的地區。落葉喬木,高達22m。葉柄即葉序軸無腺體;小葉3--4對,卵形至橢圓形,長8--15(20)cm。花長在約20到40釐米長的下垂狀腋生總狀花序。花的直徑約4到7釐米,花瓣5枚離生,大小略等,雄蕊10枚,花絲黃色彎成勾狀,其中有3枚特長、4枚中等而另3枚較短爲不孕性。花落後結出長棍棒狀不開裂莢果,長約30到60釐米,1.5到2.5釐米闊,需時一年才成熟,顏色由綠轉黑褐,每室有一種子,呈扁圓形有褐色光澤,果肉是瀝青狀黑色黏質,有一股刺鼻的氣味。種子有說味甜可食用,亦有說有毒,有輕瀉作用,古埃及人用此來作瀉藥用。樹皮含單寧,可作紅色染料。阿勃勒的形態特徵
阿勃勒是落葉小喬木或中等喬木,高可達15米;枝細長;樹皮幼時光滑,灰色,老時粗糙,暗褐色。


阿勃勒的葉長30-40釐米,有小葉3-4對,在葉軸和葉柄上無翅亦無腺體;小葉對生,薄革質,闊卵形,卵形或長圓形,長8-13釐米,寬3.5-7釐米,頂端短漸尖而鈍,基部楔形,邊全緣,幼嫩時兩面被微柔毛,老時無毛;葉脈纖細,兩面均明顯;葉柄短。


阿勃勒的總狀花序長達30釐米或更長,疏散,下垂;花與葉同時開放,直徑約4釐米;花梗柔弱,長3-5釐米,下無苞片;萼片長卵形,薄,長1-1.5釐米,開花時向後反折;花瓣黃色,倒卵形,近等大,長2-2.5釐米,具明顯的脈;雄蕊10枚,其中3枚具長而彎曲的花絲,高出於花瓣,4枚短而直,具闊大的花葯,其餘3枚很小,不育,花葯縱裂。


阿勃勒的莢果圓柱形,長30-60釐米,直徑2-2.5釐米,黑褐色,不開裂,有3條槽紋;種子40-100顆,爲橫隔膜所分開。
阿勃勒的花期6-8月;果期10月。阿勃勒的生態習性阿勃勒喜光、耐遮蔭、耐寒、適應城市環境,抗風性強,喜排水良好的土壤。阿勃勒的栽培技術臘腸樹用種子繁殖。種子成熟時,採回搗爛果皮取出種子,播前用開水浸3—5分鐘,取出後10天左右,噴藥1次(如六六六粉等)以防蟲吃葉,以後每10天噴1次,直到移植。在苗期及時除草,這是保苗率高低的關鍵。苗高20釐米行第一次間苗,30—40釐米行二次間苗。每年鬆土2—3次。春至秋季每兩個月施肥1次。花期過後應修剪整枝1次。


繁殖方法

繁殖可用播種、扦插法,春、秋季爲適期。幼苗高度一公尺以上再行定植。爲喜溫樹種,以砂質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有霜凍害地區不能生長。


栽培方法

栽培土質以表土深厚,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最佳,喜充足陽光。幼苗定植前挖穴宜大,並預肥。成長期間每季施肥一次,並注意澆水,成株後則甚粗放。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約23~32度。偶數羽狀複葉,花瓣5,由幾十朵小花組成一串花序,長達30釐米以上,盛花時,全樹披掛金黃色的花串,款款下垂,臨風搖曳,極爲美觀。臘腸樹不但花美麗,果實也十分奇特,圓柱形的莢果,長30—60釐米,內有種子近100粒,成熟時黑褐色,好象一根根煮熟了的臘腸掛在樹枝上,不過這“臘腸”是隻可觀賞不可吃的。爲喜溫樹種,有霜凍害地區不能生長,通常在中國華南一帶生長良好。性喜光,也能耐一定蔽蔭,喜溼潤肥沃的中性沖積土,以砂質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生育適溫23—32℃,能耐最低溫度爲-2—-3℃。在乾燥瘠薄壤土上也能生長,病蟲害少,爲熱帶優良觀賞樹。


養護要點

臘腸樹喜光,稍耐陰。喜溼潤肥沃的石灰質及中性沖積土,忌積水,耐乾燥瘠薄土壤。種子繁殖,種子小,直播成活率低。可與其他樹木一樣在苗圃育苗,宜選8~10年的母樹採種,種子發芽率70%~90%。春季播種育苗,約10天左右可出苗,苗期需及時除草和澆水。第二年春天發芽前定植成活高,定植依地形、目的選擇不同的行株距。定植後如遇春旱,需適當澆灌,以促使成活。
臘腸樹尚未見扦插繁殖方面的資料,但大樹砍伐後有根櫱苗可以更新的情況。
黑褐色,內具粘性,有異味;爲高級之庭園樹、行道樹。黃花臘腸樹,開花時節,有如雨灑黃金,樹上會掛滿一條條黃色花朵,由於長而下垂,像是飄在風中下雨般的黃金。在香港、九龍、新界多處地方有種植。紅花臘腸樹,這個品種也漸漸進入綠化市場。它與黃花品種配合使用,可以增加其觀賞性,體現其多樣性。但是,此樹種爲熱帶樹種,適合閩、粵、桂三省栽培。因它不耐寒,-1℃以下的氣溫容易受凍害。
阿勃勒的病害防治病害防治
苗期有時出現斑葉病、灰黴病,可用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3次。

蟲害防治
粗鱗蠟螟、蚜蟲、夜蛾類危害嫩葉及頂芽,可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20%速滅丁乳油2000~3000倍液噴灑。
阿勃勒的品種分類相關近緣種
決明屬(CassiaL.)植物全世界約600種,分佈於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分佈至溫帶地區。中國原產10餘種,包括引種栽培的有20餘種。主要分佈於華南和西南地區。其中可供藥用、膠用的種約15~18種。其中決明CassiatoraL.,鈍葉決明sifoliaL.,望江南dentalisL.,茳芒決明eraL.,雄黃豆-chinensisGagnep.,鐵刀木eaLam,山扁豆soidesL.,有翅決明aL.等均爲重要的藥用和膠用植物。
阿勃勒的分佈區域阿勃勒原產於南亞南部,從巴基斯坦南部往東直到印度及緬甸,往南直到斯里蘭卡。分佈在緬甸、斯里蘭卡、印度、臺灣以及中國的南部、西南部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的地區。
阿勃勒在中國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區有栽培,中國南方地區亦見於庭院、公園作觀賞樹木。主產於臺灣、福州、廈門、廣州、海口、儋縣、桂林、雲南的景東、耿馬、雙江、勐連、勐海、景洪、勐膜等地。

阿勃勒的園林用途阿勃勒的花美果奇的臘腸樹是美麗的庭園觀賞樹;黃金雨一般可作景觀樹或行道樹之用,廣泛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種植。花期在5月,初夏滿樹金黃色花,花序隨風搖曳、花瓣隨風而如雨落,所以又名“黃金雨”。爲喜溫樹種,以砂質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有霜凍害地區不能生長。
黑褐色,內具粘性,有異味;爲高級之庭園樹、行道樹。黃花臘腸樹,開花時節,有如雨灑黃金,樹上會掛滿一條條黃色花朵,由於長而下垂,像是飄在風中下雨般的黃金。在香港、九龍、新界多處地方有種植。紅花臘腸樹,這個品種也漸漸進入綠化市場。它與黃花品種配合使用,可以增加其觀賞性,體現其多樣性。但是,此樹種爲熱帶樹種,適合閩、粵、桂三省栽培。因它不耐寒,-1℃以下的氣溫容易受凍害。
阿勃勒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化學成份

樹皮主要含綜合型鞣質,其組成單位是3,4-二羥基黃烷類;葉也含此類鞣質。
樹皮尚含蠟和樹脂,又含阿勒勃素(fistucacidin,即3,4,4′,7,8-五羥基黃烷)。
木心含阿勒勃素、蘆薈大黃素甙(barbaloin)及大黃酸。果內含不飽和蠟、蘆薈大黃素甙、羥甲氧基蒽醌的葡萄糖甙。
種子含樹膠,其組成爲半乳糖和甘露糖,比例爲1:4.3。

1.樹膠臘腸樹種子千粒重16.1g,胚乳含量55.3%,總糖83.0%,毛細管粘度36.2釐泊,水不溶物45.74%。從這些數據來看,臘腸樹的半乳甘露聚糖膠因水不溶物過高,不宜直接使用,但其胚乳和總糖,含量較高,可作改性膠的原料,需進一步研究。
2.藥用臘腸樹藥名阿勃勒,又名婆羅門皂莢,始載於《本草拾遺》、《本草綱目》、《酉陽雜俎》稱波斯皂莢。中醫藥稱:根味苦,性涼,用於收斂、強壯、解熱、瀉下,又用於心痛。葉用於皮膚病、輪癬、風溼病、中風。花用於便祕,並作爲解熱藥。果實味苦,性寒。有主熱病、祛痰、殺蟲、通經絡的功能。用於骨蒸癆熱、胃烷病(胃、十二脂腸、急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等),並對便祕、胃酸過多、食慾不振亦有改善作用。本品又爲止痛、輕瀉藥,但久煎(8小時以上)後則無瀉下的作用,反而有收斂作用。若過量可引起嘔吐,故一般採用未完全成熟的果實爲好。外用於風溼性疼痛、毒蛇咬傷,又能用於減輕胸部閉塞、熱病、痛風等,種子可用於催吐。
藥理研究表明果實或果肉有瀉下作用(因含蒽醌甙),但量大可引起噁心、胃腸氣脹及腹痛。對離體鼠小腸及兔十二脂腸有興奮作用。對小鼠腹腔注射10mg/kg提取物,可延長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時間,說明有鎮靜作用。果肉及種子有抗菌作用,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及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的生長,以醇提取物效果最好。

藥用信息
【來源】: 爲豆科植物臘腸樹Cassia fistula L.的乾燥莢果中的粘液質。
【性味】:苦,溫。
【功能主治】: (維吾爾族)潤便,強筋,開通阻滯,瀉泄。用於口臭、咽喉疼痛、腸道熱性引起的痢疾、關節炎、通經。
【炮製方法】:將莢果切絲,置於火上加溫後擠壓,提取其汁,然後配巴旦杏仁油使用。
【例方】:
①與印度蜜棗使用驅膽津液質。
②配盒果藤根可化痰。
③配水龍骨、蒲公英汁、柳葉汁驅黑膽津質。
④配鬱金香花根鬚、籽、車前子等的汁和巴旦杏仁油使用,除腸梗阻腹痛。
⑤配蒲公英汁、龍祭醫用水和菟絲子汁使用,可清肝鎮痛、除黃疽和治傷寒。
⑥調解芫菁汁嗽口除喉音嘶啞。
⑦配山羊奶、無花果汁使用,治咽喉炎腫。⑧研末與龍葵汁製成糊劑外敷,治療關節痛及熱性炎症效果很好。
【貯存】: 果實置陰涼乾燥處。汁不宜放置時間過久,否則藥性減退。
【按語】: 維吾爾族名:Hiyarshanber。本品不能單獨使用,與巴旦仁油混合使用,纔有上述作用。本品以完整、無柄、搖之不響者爲佳。本品對胃有副作用,能引起噁心和腹瀉。
阿勃勒的作用用途(1)樹皮含單寧,可提取紅色染料及用於制皮革和考膠。
(2)木材堅硬,有光澤,紋理美,耐腐蝕;可供橋樑、支柱、車輛、農具等用材。
(3)嫩葉含維生素C1228mg/100g,花含2352mg/100g(均鮮重),可作野菜食用。根、樹皮、果瓤和種子均可入藥作緩瀉劑,對治療十二指腸潰瘍有較好的療效。
阿勃勒的文化背景栽培歷史
早在唐代,臘腸樹已傳入中國。《酉陽雜俎》有記載,稱之爲波斯皂莢。《本草拾遺》稱之爲婆羅門皂莢、阿勃勒。它原產印度、緬甸和斯里蘭卡,爲豆科決明屬落葉喬木,高可達10-15米。


文化寓義

阿勃勒是泰國的國花,當地稱爲“Dok Khuen”,其黃色的花瓣象徵泰國皇室。
而2006年在“清邁農業研究中心”(Roy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舉辦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即以阿勃勒命名稱爲“佛曆2549年世界崇頌叻差弗花苑博覽會”(Royal Flora Ratchaphruek 2549),“叻差弗”(Ratchaphruek)是“Dok Khuen”的別名,而“佛曆2549年”即西元2006年,“崇頌”即泰王普密蓬,是泰王登基60週年慶典之一。
阿勃勒亦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省花”,當地稱爲“kanikkonna”,是當地新年(Vishu)典禮用的花卉。


有關詩歌:

阿婆阿婆去散步,搖搖晃晃走不快,
路邊樹下稍歇息,喘口氣來喝口水;
風吹落下黃金雨,彷佛置身於仙境,
忽見地上黑棍棒,阿婆撿來當柺杖,
樂得阿婆笑哈哈!阿婆樂呀阿婆樂!
便將樹名取做「阿勃勒」!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7978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