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點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
手機版

點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51W 次
點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

點地梅爲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全株被細柔毛。鬚根纖細。基生葉叢生,柄長1-2釐米;葉近圓形或卵圓形,徑3-15毫米,基部微凹或呈不明顯截形,先端鈍圓,邊緣有多數三角狀鈍牙齒,葉質稍厚,硬枝點地梅耐於旱。點地梅屬報春花科點地梅屬植物。花葶通常數條由基部葉腋抽出,長(3)5-15釐米,直立,傘形花序通常有4-10朵花,分佈極廣,我國各地均有分佈,俄羅斯、朝鮮、日本、菲律賓、印度、越南、柬埔寨、老撾也...

點地梅的介紹點地梅爲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全株被細柔毛。鬚根纖細。基生葉叢生,柄長1-2釐米;葉近圓形或卵圓形,徑3-15毫米,基部微凹或呈不明顯截形,先端鈍圓,邊緣有多數三角狀鈍牙齒,葉質稍厚,硬枝點地梅耐於旱。
點地梅屬報春花科點地梅屬植物。花葶通常數條由基部葉腋抽出,長(3)5-15釐米,直立,傘形花序通常有4-10朵花,分佈極廣,我國各地均有分佈,俄羅斯、朝鮮、日本、菲律賓、印度、越南、柬埔寨、老撾也有分佈。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扁桃體炎,咽喉炎、口腔炎、急性結膜炎、跌打損傷。
點地梅莖蔓生匍匐,堅硬,通常每節有二又狀分枝。葉在節上束生,矩圓狀披針形。花莛被毛,從節上抽出1-3莛傘形花序,有花3-4朵;苞片長舌狀三角形;花萼杯狀,裂片5;花冠粉紅色,杯狀高腳碟形,裂片倒心形;花絲短;子房倒圓錐狀。蒴果卵圓形。
生於海拔2800-3600(3750)mm的高山櫟林、雲杉林緣、山坡石上或石隙中。
點地梅花期4-5月,果期6月。
點地梅的形態特徵點地梅爲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主根不明顯,具多數鬚根。高山上的陽光十分強,點地梅的葉子能利用陽光合成糖類,這些糖在寒冷的冬季具有抗凍的作用。
葉全部基生,葉片近圓形或卵圓形,直徑5-20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淺心形至近圓形,邊緣具三角狀鈍牙齒,兩面均被貼伏的短柔毛;葉柄長1-4釐米,被開展的柔毛。花葶通常數枚自葉叢中抽出,高4-15釐米,被白色短柔毛。
傘形花序4-15花;苞片卵形至披針形,長3.5-4毫米;花梗纖細,長1-3釐米,果時伸長可達6釐米,被柔毛並雜生短柄腺體;花萼杯狀,長3-4毫米,密被短柔毛,分裂近達基部,裂片菱狀卵圓形,具3-6縱脈,果期增大,呈星狀展開;花冠白色,直徑4-6毫米,筒部長約2毫米,短於花萼,喉部黃色,裂片倒卵狀長圓形,長2.5-3毫米,寬1.5-2毫米。
花葶通常數條由基部葉腋抽出,長(3)5-15釐米,傘形花序通常有4-10朵花,苞片數枚,卵形至披針形,長3-4毫米,寬0.5-1.5毫米,先端漸尖;花梗纖細,長1-3(5)釐米,通常花後伸長達6釐米,開展,混生腺毛;花萼杯狀,5深裂幾達基部,裂片卵形,長2-3.5毫米,果期增大,長4-5毫米,呈星狀水平展開,具3-6條明顯縱脈,花冠通常白色、淡粉白色或淡紫白色,花冠筒狀,長約2毫米,筒部短於花萼,喉部黃色,裂片與花冠筒近等長或稍長,倒卵狀長圓形,長2.5-3毫米,寬1.5-2毫米,明顯超出花冠;雄蕊着生於花冠筒中部,長約1.5毫米;子房球形,花柱極短。
種子小,多數,棕褐色、長圓狀多面體形,徑約0.3毫米,種皮有網紋。花期4-5月,果期6月。蒴果近球形,稍扁,直徑約3毫米,成熟後5瓣裂,白色膜質。
蒴果近球形,直徑2.5-3毫米,果皮白色,近膜質。
點地梅花期4-5月,果期6月。
點地梅的生態習性點地梅喜溼潤、溫暖、向陽環境和肥沃土壤,常生於山野草地或路旁。但是不論是在高山草原,還是在河谷灘地,只要有一丁點瘠薄的土壤它就能生根發芽。它的種子能自播繁殖。也可在冰天雪地中生存。
點地梅生於向陽地、疏林下及林綠、草地等處。
點地梅的栽培技術生活習性
點地梅是春天荒地上常見的植物,喜排水良好的土壤,耐貧瘠,夏季思溼熱。喜溼潤、溫暖、向陽環境和肥沃土壤,常生於山野草地或路旁。種子能自播繁殖。

繁殖與栽培
點地梅以播種法繁殖,其種子還可自播繁殖。

栽培技術要點
若栽培點地梅,一般可在4月份播種,穴播、條播均可。苗高10~16釐米時移栽。

應用價值
點地梅其葉叢生,平鋪地面,宜作地被植物或岩石園材料。全草入藥,有清涼解毒、消腫止痛之效,治咽喉痛。
點地梅的繁殖方式點地梅可用播種繁殖,高山上夏季很短。
點地梅在8月底前發芽,然後在冰雪中度過9個月的時間,在第二年的六月開花。
點地梅的品種分類花葉點地梅Androsace alchemilloides Franch.
腋花點地梅Androsace axillaris (Franch.) Franch.
細蔓點地梅Androsace cuscutiformis Franch.
裂葉點地梅Androsace dissecta (Franch.) Franch.
高葶點地梅Androsace elatior Pax & K. Hoffm.
披散點地梅Androsace gagnepainiana Hand.-Mazz.
掌葉點地梅Androsace geraniifolia Watt
小點地梅Androsace gmelinii (L.) Roem. & Schult.
短葶小點地梅(變種)Androsace gmelinii (L.) Roem. & Schult. var. geophila Hand.-Mazz.
小點地梅(原變種)Androsace gmelinii (L.) Roem. & Schult. var. gmelinii
細弱點地梅Androsace gracilis Hand.-Mazz.
蓮葉點地梅Androsace henryi Oliv.
闊苞蓮葉點地梅(變種)Androsace henryi Oliv. subsp. simulans C. M. Hu & Y. C. Yang
蓮葉點地梅(原變種)Androsace henryi Oliv. var. henryi
貴州點地梅Androsace kouytchensis Bonati
梵淨山點地梅Androsace medifissa Y. L. Chen & Y. C. Yang
峨眉點地梅Androsace paxiana R. Knuth
折梗點地梅Androsace refracta Hand.-Mazz.
四川點地梅Androsace sutchuenensis Franch.
巖居點地梅Androsace wilsoniana Hand.-Mazz.
點地梅的分佈區域點地梅產於東北、華北和秦嶺以南各省區。生於林緣、草地和疏林下。朝鮮、日本、菲律賓、越南、緬甸、印度均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越南。
點地梅分佈極廣,我國各地均有分佈,俄羅斯、朝鮮、日本、菲律賓、印度、越南、柬埔寨、老撾也有分佈。
點地梅分佈於東北、華北和秦嶺以南各地。
點地梅的園林用途地被材料
點地梅植株低矮,葉叢生,平鋪地面,適宜岩石園栽植及灌木叢旁作地被材料。
點地梅的作用用途應用價值
點地梅植株分枝多而密集,因此花很繁茂,常連成小片,非常美麗,是岩石園或假山佈景的好材料。
點地梅的食療或藥用價值藥用價值
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扁桃體炎,咽喉炎、口腔炎、急性結膜炎、跌打損傷。
性味:苦;辛;性微寒
歸經:肺經;肝經;脾經。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咽喉腫痛;口瘡;牙痛;頭痛;赤眼;風溼痹痛;哮喘;淋濁;療瘡腫毒;燙火傷;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或泡酒;或開水泡代飲。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含漱。

醫藥一
來源:本品爲報春花科植物點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Merr.的全草。春季開花時採集,除去泥土曬乾。
性味歸經:苦,寒入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扁桃體炎,咽喉炎,風火赤眼,跌撲損傷,以及咽喉腫痛等症。
用法用量:3~5錢,水煎服。
備註:
(1)治風火赤眼,常與菊花、桑葉等配合應用;治跌撲損傷,可與當歸、川芎、落得打等配合應用;治咽喉腫痛,可單位應用,也可與筋骨草、板藍根、胖大海等配合應用。
(2)點地梅別名叫喉咽草,在上海地區草藥店又稱白花珍珠草。本品味甚苦,在臨牀上主要用於急、慢性咽喉腫痛,而以治療慢性咽喉痛的效果較好。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醫藥二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爲報春花科植物大紅花點地梅的全草。6~7月採收。
【原形態】多年生矮小草本,全株被白色細柔毛。根細長,具少數分枝。葉簇生於基部;葉片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鈍尖或鈍圓,基部漸狹,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粉綠。傘形花序生於花莖頂端;花莖自基部抽出,細長,長10~15釐米,綠色或帶紫紅色;花小,粉紅色。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草地中。分佈西藏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利水。治熱性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

採收儲藏
清明前後採收全草,曬乾。
點地梅的文化背景文獻論述
1、《分類草藥性》:解毒。治蛇傷,諸淋,塗火疔瘡,泡酒掃毒除腫。
2、《中國藥植志》:治喉痛,跌打損傷。
3、《貴州民間方藥集》:新鮮果實液汁點眼,可治眼熱,去眼翳;全草,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腰痠背病;外治蛇咬傷,湯火傷,疔瘡。
4、《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偏正頭痛,牙痛。
5、《貴陽民間藥草》:祛風清熱,治勞傷腰痛,咽痛口糜。
6、《四川中藥志》:治遺精,崩症及寒溼帶下而虛弱者。
點地梅的花語點地梅的花語:相思。
相思,是至死不渝的愛情,沉默不語。點地梅喜溼潤、溫暖、向陽環境和肥沃土壤,常生於山野草地或路旁。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7053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