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鳳凰蕨Pteris multifida Poir
手機版

鳳凰蕨Pteris multifida Poir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61W 次
鳳凰蕨Pteris multifida Poir

鳳尾蕨科多年生地被型蕨類,根莖很短,葉片呈圓弧形往斜上方生長,多半躲在樹蔭下,圓卵形的是營養葉,葉形狹長,沿着葉緣長着一整排孢子囊的是繁殖葉。蕨類是古老植物中的大家族,其中鳳尾蕨是臺灣地區極普遍的原生蕨類,在山麓、平野、庭院、園邊。都可見到它的蹤跡,包括箭葉鳳尾蕨、雞足鳳尾蕨、細葉鳳尾蕨、掌鳳尾蕨、巖鳳尾蕨、鱗蓋鳳尾蕨、三角鳳尾蕨、蓬萊鳳尾蕨、天草鳳尾蕨, 等二十餘種。鳳尾草的...

鳳凰蕨的介紹鳳尾蕨科多年生地被型蕨類,根莖很短,葉片呈圓弧形往斜上方生長,多半躲在樹蔭下,圓卵形的是營養葉,葉形狹長,沿着葉緣長着一整排孢子囊的是繁殖葉。蕨類是古老植物中的大家族,其中鳳尾蕨是臺灣地區極普遍的原生蕨類,在山麓、平野、庭院、園邊。
都可見到它的蹤跡,包括箭葉鳳尾蕨、雞足鳳尾蕨、細葉鳳尾蕨、掌鳳尾蕨、巖鳳尾蕨、鱗蓋鳳尾蕨、三角鳳尾蕨、蓬萊鳳尾蕨、天草鳳尾蕨, 等二十餘種。
鳳尾草的別名很多,主要以其葉形和生態環境來命名。全叢顏色嫩綠,葉片披拂,極有風姿,配山石盆景尤妙。地栽應選背陰溼潤處,可供成片、成行綠化。葉可配插花。盆栽可點綴書桌、茶几、窗臺和陽臺,也適用於客廳、書房、臥室做懸掛式或鑲掛式佈置。全草都可以供藥用,它具有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止瀉的功效、強筋活絡等效,民間多用於治痢疾/和止瀉。
鳳凰蕨的形態特徵它是陸生矮小多年生蕨類植物,它的高一般在35—45釐米左右,鳳尾蕨的根很粗壯,但它的莖比較短,它是直立生長的,並且有有黑褐色條狀披針形鱗片。
葉二型,簇生,紙質,無毛;葉柄禾稈色,光滑;能育葉卵圓 形,長25-30釐米,寬15-20釐米,一回羽狀,但中部以下的羽葉通常分叉,有時基部一對還有1-2片分離小羽片寬1-1.5釐米,邊緣銳尖鋸齒。孢子囊羣沿羽葉頂部以下的葉緣連續分佈,像一條突起的蟲卵一樣,孢子是褐色的,囊羣蓋狹條形。
鳳尾蕨爲鳳尾蕨科的小型陸生蕨,葉二型;不育葉爲一回羽狀複葉,羽片條形,上部羽片基部下延,在中軸兩側形成狹翅,上部的羽片無柄,不分裂,先端漸尖,長線形,全緣,頂端的羽片最長,下部羽片常有二至三叉,羽狀分裂者具小羽片數枚,長線形,小羽片在葉軸上亦下延成翅,葉脈明顯,細脈由中脈羽狀分出,單一或二叉分枝,直達邊緣,形似鳳尾,故而得名;不生孢子囊的營養葉葉片較小,2回小羽片較寬,線形或卵圓形,邊緣均有鋸齒,孢子囊羣線形,沿孢子葉羽片下面邊緣着生,孢子囊羣蓋稍超出葉緣,膜質。
能育葉有長柄狹絨形。它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井欄邊陰溼處 常有生長,因此它又叫井欄邊草。它的根莖短,葉簇生,葉叢小巧細柔,姿態清秀,很適合盆栽。
鳳凰蕨的生態習性喜溫暖陰溼環境,此草有一定的耐寒性,但低於-10度時葉梢會凍枯黃,稍耐旱,怕積水,很喜歡生長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鈣質土壤中。
原產中國和日本,廣泛分佈於除雲南外的長江以南,向北到河南南部。不論山地丘陵、平原、海島或城市、鄉村均有生長。多生於山谷石縫,井邊或灌木林緣陰溼處。適應性強,喜陽光充足和稍潮溼環境,也耐半陰,極耐乾旱。生長適溫晝溫爲21-26度,夜溫爲10-15度,耐寒,越冬溫度不低於5度,冬季在室內養護,葉片仍柔嫩翠綠,冬季時要少澆水,多見陽光。
在夏季畏直射陽光,應適當遮光,否則直射時間過長會造成葉片捲曲。
鳳凰蕨的栽培技術栽培管理
生產標準:12cm盆,高度約爲7cm,冠幅約20cm,生長週期5個月。
基質準備:以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的5-40mm規格的進口泥炭,將泥炭打碎加水拌勻,(加水的標準: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12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約 350毫升,一包300升進口泥炭可以裝800杯左右。
上盆要求:選擇專業生產的優質種苗,苗高6-7cm,冠幅5-7cm,無病蟲害、無枯葉、黃葉。
上盆:對重新使用的舊盆,必須要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後用清水沖洗,晾乾待用。小盆栽一般用口徑爲12cm規格盆子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2cm左右基質,再將篩苗移入杯中,小苗種植不宜過深,以平植株基部爲宜;基質鬆緊適中,裝至杯子9分滿,1團/盆。

栽培方法
分株全年都可進行,只要注意遮蔭保溼。建築物的背陰處和屋後井邊較多野生品種,也可將其挖取上盆。用孢子繁殖則應在孢子成熟後,用信封收集起來,然後撒在由腐葉土和碎磚混合的基質上,放陰溼處,不久即可萌發,待苗長至一程度時分栽上盆。栽培時宜用排水、保水性好的基質,可用園土、泥炭和碎磚各1份配製。上盆前,盆底最好墊上碎磚作排水層。
生長期要保持盆土溼潤,並經常噴水使其周圍環境有較高的溼度,這一點對其健壯生長,增加其青翠外觀很有關係。新換盆的,半年內可以不必施肥,以後每月施二次有機液肥。養植環境以不見陽光的背陰溼潤處爲好,多受直射光照容易乾燥枯癟,葉尖易出現枯黃。

養護管理
水肥管理:鳳尾蕨宜保持盆土溼潤,生長季節水分應供應充足,一般可以2-3天澆水一次即可。雖然要保持土壤溼潤,但對鳳尾蕨來說,澆水間隔期間輕度的乾燥也是無妨的。鳳尾蕨也不能澆水過多,水分過多會可導致葉片脫落。
溫度管理:鳳尾蕨適宜的溫度爲16℃~28℃,高於30℃或低於15℃皆生長不良,過冬時不能低於5℃,冬季養護需要加溫設備,如果沒用加溫設施,可採用雙層保溫設施,冬季下午在溫度下降到22-24度時要及時封棚。夏季養護需要有降溫設備(抽風機和水簾)。如果沒有加溫和降溫設備,夏天中午要加強遮蔭和通風,補充葉面水和地面水達到降溫的目的,同時不宜採用遠距離的連棟大棚,而應採用獨立單頂棚。
溼度管理:喜高溼環境,不耐乾燥,養護期間應勤向植株及生長環境噴水增溼,適宜的溼度爲75%-80%左右,過於乾燥會造成葉片邊緣枯黃,甚至全葉枯黃。
光照管理:鳳尾蕨爲長綠草本附生蕨類,喜溫暖半陰環境,適合散射光照,不能讓陽光直射,否則易萎蔫捲曲,種植後15天,光照控制在2000-3000Lux較爲適合小苗的生長,種植後第一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3000 -4000Lux較爲適合。種植後第二.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6000-7000Lux較爲合適。第三、四、五個月總體光照控制在7000-8000Lux左右較爲適合。冬季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控制在10000Lux以上,光線過強導致植株葉緣發焦、脫落,葉片捲縮,生長受阻。
鳳凰蕨的繁殖方式鳳尾蕨既沒有花,又沒有種子,鳳尾蕨原來是以無性孢子生殖的,鳳尾蕨的孢子在孢囊中發育成熟後,就爆裂離開母體,飛播到地上,在適宜的溼度和溫度下又發育成了一株新鳳尾蕨。鳳尾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用孢子繁殖也較容易。鳳凰蕨的病害防治蚜蟲、紅蜘蛛:環境不良引起,可用有效成分1%甲氨基阿維菌素2000倍防治。
根腐病:可用80%代森錳鋅1000倍液,或2%寧南黴素1000倍,蕓薹素內酯和四黴素混合:2000倍:1500倍防治。
鳳凰蕨的養殖方法盆栽注意
喜半陰,遮住的陽光或透過窗簾的充足光照。植物能接受的最高和最低溫度。10--22度。
澆水要多 植物生長期每2-3天澆水1次,溫度超過24度時每天澆水要多 植物生長期每2-3天澆水1次,溫度超過24度時每天建議:如果植物乾枯,請齊莖剪掉所有葉片,並浸溼盆土,新葉將會長出。
盆栽風尾蕨:所用盆器以塑料花盆爲好,因爲它清潔衛生,保水力強。風尾蔗喜歡含鈣質較多的栽培基質,盆土可以使用摻有1%舊牆灰的砂質壤土。夏秋兩季,應該每天給植株澆水一次。在環境溫度較低的冬春兩季裏,必須保持盆土處於微潮狀態澆水不要太多。如果有條件,最好經常給植株噴灑些清水,但是所用之水應該是軟水,要是收集不到雨水,可以使用涼開水,這樣能夠使風尾蕨的葉片顯得更加青翠可愛。在鳳尾蕨生長旺盛階段,間隔兩週左右追施一次稀薄的液體肥料就行。結合換盆,也可以往盆土裏摻入少許毛髮作爲基肥。鳳尾蕨受到強烈的日光直射,就會出現葉片失綠,葉尖枯萎的現象。因此,除了冬季能夠使棺抹接受少量直射夜光之外,其餘時間應該將其放在陰暗之處或沒有日光直射的明亮地方。在l5℃至25℃的溫度環境裏,風尾蕨生長良好。
嚴寒季節,只要最低氣溫不低於0℃也能保證其順利存活下來。但是此時植株會出現較多的黃葉,發生這種情況不用擔心,隨着春季的到來,氣溫的逐漸升高,用不了多久植株就能長出大量新葉。注意不要急於把正在變黃的葉片剪去,因爲它們在死亡前還能將體內所貯的可轉運營養物質輸送到正在生長的嫩葉中去。鳳尾蕨的繁殖容易,如果採用分株繁殖,則可將繁茂的老株於夏季從花盆中磕出,用利刀分割成數叢另行栽種即可。如果選用孢子繁殖則可在高溫季節裏把成熟葉片背面的孢子小心分離下來,直接撤播於剛剛澆過一次水的盆土表面,不用覆土,只要使用—塊玻璃蓋在播種容器上保持溼度就行。然後將盛有孢子的栽培容器移入至無口光直射的明亮之處,在25℃左右的溫度條件下,用不了多久孢子就能萌發。待小苗高約3釐米時,就可以把這些新繁殖的鳳尾蕨分栽到小花盆中進行正常管理了。
鳳凰蕨的分佈區域原產地:原在歐洲、南非、熱帶亞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適應地區: 除江浙廣佈長江以南各省區,向北到陝西南部,向西到西藏東部。在臺灣地區極普遍的原生蕨類,在山麓、平野、庭院、園邊。在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都有分佈,日本、朝鮮也有。
鳳凰蕨的品種分類西南鳳尾蕨:分佈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日本、菲律賓、中南半島、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傅氏鳳尾蕨:分佈臺灣、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廣東、廣西、雲南東南部;越南北部、日本
平羽鳳尾蕨:分佈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日本
斜羽鳳尾蕨:分佈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越南北部、日本
隆林鳳尾蕨:分佈廣西西北部、貴州
紫軸鳳尾蕨:分佈四川、雲南、西藏;印度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
多羽鳳尾蕨:分佈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越南、柬埔寨
林下鳳尾蕨:分佈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日本、越南、泰國、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錫金、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
條紋鳳尾蕨:分佈臺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東北部、雲南東南部;日本、越南北部
溪邊鳳尾蕨:分佈臺灣、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日本、菲律賓、夏威夷羣島、斐濟羣島、馬來西亞、老撾、越南、印度北部、錫金、尼泊爾
劍葉鳳尾蕨:分佈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西南部、四川、雲南南部;日本、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印度北部、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波利尼西亞、斐濟羣島、澳大利亞
闊葉鳳尾蕨:分佈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越南北部
歐洲鳳尾蕨:分佈河南西南部、陝西南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西部、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日本、菲律賓、越南、老撾、柬埔寨、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斐濟羣島、夏威夷羣島
鳳凰蕨的食療或藥用價值藥用價值
鳳尾蕨全草都可以供藥用,它具有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止瀉的功效、強筋活絡等效,民間多用於治痢疾和止瀉。也可作爲青草茶的原料。景觀溼地林下可以配置。井欄邊草生長旺盛,細柔多姿,耐陰,對空氣溼度要求不高,盆栽可點綴書桌、茶几、窗臺和陽臺,也適用於客廳、書房、臥室做懸掛式或鑲掛式佈置。在園林中也做陰性地被植物或佈置在牆角、假山和水池邊。
【來源】爲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草的全草或根。
分佈雲南、四川、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福建、臺灣等地。
【採集】全年可採。
【性味】味淡微苦,性寒。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辛,性平。
②《分類草藥性》:性涼,無毒。
③《福建民間草藥》:鹹,寒,微毒。
④《本草推陳》:酸苦,寒。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微苦,寒。
【歸經】
①《泉州本草》:入腎、胃二經。
②《閩東本草》:入大腸、腎、心、肝四經。
【功用主治】清熱利溼,涼血止血,消腫解毒。
治黃疸型肝炎,腸炎,菌痢,淋濁,帶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體炎,腮腺炎,癰腫瘡毒,溼疹。
①《生草藥性備要》:洗疳、療、痔,散毒,敷瘡。治蛇咬諸毒,刀傷,能止血生肌,舂汁調酒服,渣敷患處。
研末收貯治氣痛。
②《嶺南採藥錄》:曬乾爲末,治氣痛熱痛。
③《植物名實圖考》:治五淋,止小便痛。
④《分類草藥性》:治一切熱毒,消腫,清火。治癰瘡,乳癰,淋症。
⑤《中國藥植志》:止瀉。
⑥《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利尿。治小兒驚風,夜哭。
⑦《廣西藥植志》:清大腸、肺熱。治熱性赤痢及齒痛,止吐血。
⑧《中國藥植圖鑑》:治疥癬。
⑨《泉州本草》:治溼熱小便不通,血淋,咽喉腫痛。
⑩《湖南藥物志》:治疳積,感冒,目翳。
⑾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溼,涼血。治菌痢,腸炎,外感發熱,尿路感染,白帶,腮腺炎,疔瘡,溼疹。
⑿《江西草藥》:治瘰癧,鼻衄,便血。
⒀《上海常用中草藥》:治黃疸型肝炎,扁桃體炎,遺精,蟯蟲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6錢(鮮品1~2兩);研末或搗汁飲。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宜忌】虛寒證忌服。
①《履嶄巖本草》:老人不可多服,其性冷故也。
②《閩東本草》:孕婦、冷痢、休息痢不宜服。
鳳凰蕨的作用用途可作爲青草茶的原料,全株可藥用。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6705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