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半楓荷
手機版

半楓荷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1.42W 次

半楓荷,學名: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g

科名:金縷梅科 Hamamellidaieae

保護等級:Ⅲ

現狀:稀有種。半楓荷是1962年發現的新屬的模式種。現殘存於我國南部和東南部山區。因天然林分受人爲干擾嚴重,分佈範圍越來越窄,保存的植株也較稀少。

半楓荷

保護措施:半楓荷分佈星散,植株稀少,除自然保護區加強保護、嚴禁砍伐外,產區各植物園、樹木園應引種保存,各林場可營造人工林。

半楓荷 第2張

常綠喬木,高17米,胸徑56釐米;樹皮灰色,不開裂,略粗糙;芽長卵圓形,略被短柔毛。葉簇生於枝頂,革質,卵狀橢圓形,長5.5-12.5釐米,寬3.3-6.2釐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稍不等側或爲掌狀3裂,或爲單側裂,側裂片三角形向上舉,中央裂片橢圓形,邊緣有具腺細鋸齒,基出脈3條,兩側較纖細,中央1脈復有側脈4-5對;葉柄長2.5-4釐米。花單性,雌雄同株;雄頭狀花序排列成總狀,生於枝頂葉腋,長6釐米,每頭狀花苞片3-4枚,萼片與花瓣均缺,雄芯多數,花絲極短,花葯倒四角錐形,2室,頂端微凹;雌頭狀花序常單生於枝頂葉腋,具2-3苞片,無花瓣,萼齒針形,長1-6毫米,被短柔毛,子房半下位,2室,胚珠多數,花柱2,斜舉,長6-8毫米,頂端捲曲,被柔毛,花序梗長4.5釐米。頭狀果序近球形,基部平截;蒴果具宿存萼齒及花柱,上半部突出頭狀果序之外;種子具棱,無翅2-3月開花,秋後果實成熟。

半楓荷 第3張

產地多屬南亞熱帶低山至中山,向南楔入熱帶。氣候溫暖溼潤,年平均溫18-24℃,最冷月平均溫7-18℃,極端最低溫3-5℃,最熱月平均溫20-28℃,年降水量1300-2000毫米。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溼潤、排水良好的酸性紅壤、磚紅壤或黃壤上生長良好。

分佈:分佈於福建東南部永春,西南部龍巖、漳平、南靖和中部南平,江西東南部石城、瑞金和南部龍南、金南、尋烏

安遠,湖南南部宜章,廣東東部大埔和北部乳源、連山,海南瓊中、陵水、保亭、樂東廣西東北部灌陽、賀縣、尢勝、臨桂、永福、大苗山、貴州東南部雷山、榕江、荔波及南部冊亭。生於海拔950米以下的林中或溪旁疏林內。

繁殖方式:用種子繁殖。霜降前後採回果實,曬於陽光下,促使蒴果開裂,種子即可脫出。幹藏至第二年春季播種,發芽率60%,播後15天內發芽,搭蓋蔭柵,3個月內分牀移栽,苗高30-40釐米即可造林。

經濟價值:半楓荷是金縷梅科新發現的寡種屬植物,爲我國特產。具有楓香屬Liquidambar和蕈樹屬Altingia兩屬間的綜合性狀,對研究金縷梅科系統發育有學術價值,木材材質優良,旋刨性良好,可作旋刨製品。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6260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