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菟絲子
手機版

菟絲子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2.75W 次

菟絲子簡介

菟絲子

菟絲子是一羣生理構造特別的植物,其組成的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攀緣性的莖攀附在其他植物,並且從接觸宿主的部位發育爲特化的吸器,進入宿主直達韌皮部,吸取養分維生,更進一步還會儲存成澱粉粒於組織中。中藥菟絲子爲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菟絲子、南方菟絲子、金燈藤等的種子,有補肝腎、益精壯陽,止瀉的功能。

菟絲子別稱

菟絲子(本草綱目)黃絲(北方諸省),豆寄生(江蘇及北方諸省),龍鬚子(遼寧),豆閻王(河南),山麻子(河北),無根草(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江蘇),金絲藤(山西、江西),雞血藤、黃絲藤、無葉藤(江西),無根藤(江西、四川、貴州、雲南),無娘藤(四川、貴州、雲南),雷真子、禪真(四川),“朱匣瓊瓦”(藏語)。

植物形態

一年生寄生草本。莖纏繞,黃色,纖細,直徑約1毫米,無葉。花序側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傘形或小團傘花序,近於無總花序梗;苞片及小苞片小,鱗片狀;花梗稍粗壯,長僅1毫米許;花萼杯狀,中部以下連合,裂片三角狀,長約1.5毫米,頂端鈍;花冠白色,壺形,長約3毫米,裂片三角狀卵形,頂端銳尖或鈍,向外反折,宿存;雄蕊着生花冠裂片彎缺微下處;鱗片長圓形,邊緣長流蘇狀;子房近球形,花柱2,等長或不等長,柱頭球形。蒴果球形,直徑約3毫米,幾乎全爲宿存的花冠所包圍,成熟時整齊的周裂。種子2-49,淡褐色,卵形,長約1毫米,表面粗糙。

分佈區域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內蒙古、新疆、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雲南等省。生於海拔200-3000米的田邊、山坡陽處、路邊灌叢或海邊沙丘,通常寄生於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種植物上。分佈伊朗,阿富汗向東至日本,朝鮮,南至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

生長環境

一般生於田邊、路邊荒地、灌木叢中、山坡向陽處,河邊,多寄生在豆科、菊科、蓼科等植物上;菟絲子有成片羣居的特性,故在野外極易辨識。寄生於田邊、路旁的豆笠、菊科蒿屬、馬鞭草科牡荊屬等的草本或小灌木上。寄生於草本木本植物上。

生長危害

危害症狀:種子萌發時幼芽無色,絲狀,附着在土粒上,另一端形成絲狀的菟絲,在空中旋轉,碰到寄主就纏繞其上,在接觸處形成吸根,進入寄主組織後,部分細胞組織分化爲導管和篩管,與寄主的導管和篩管相連,吸取寄主的養分和水分。此時初生菟絲死亡,上部莖繼續伸長,再次形成吸根,莖不斷分枝伸長形成吸根,再向四周不斷擴大蔓延,嚴重時將整株寄主佈滿菟絲子,使受害植株生長不良,也有寄主因營養不良加上菟絲子纏繞引起全株死亡。

危害對象:菟絲子會寄生在數種作物上,造成經濟上的損害;它對宿主的選擇非專一性,經常爲豆科植物、菊科植物,菟絲子爲大豆產區的有害雜草,並對胡麻、薴麻、花生、馬鈴薯等農作物也有危害。菟絲子的危害對象還有:木槿、杜鵑花、薔薇、六月雪、桂花、牡丹、珊瑚樹、雞爪槭、冬青、女貞、苧(zhù )麻和豆科牧草等旱地作物。

防治方法

園藝防治:受害嚴重的地塊,每年深翻,凡種子埋於3釐米以下便不易出土。春末夏初及時檢查,發現菟絲子連同雜草及毒主受害部位一起消除並銷燬,清除起橋樑作用的萌櫱枝條和野生植物。

藥劑防治:種子萌發高峯期地面噴1.5%五氯酚鈉和2%撲草淨液,以後每隔25天噴1次藥,共噴3~4次,以殺死菟絲子幼苗。

農業防治:結合苗圃和果園的栽培管理,掌握在菟絲子種子萌發期前進行中耕除草,將種子深埋在3cm以下的土壤中,使其難以萌芽出土。

人工防治:春末夏初,常檢查苗圃和果園,一旦發現菟絲子幼苗,應及時拔除燒燬。每年5月和10月份,常巡視果園,或結合修剪,剪除有菟絲子寄生的枝條,或將藤莖拔除乾淨。

藥劑防治:對有菟絲子發生較普遍的果園和高大的果株,一般於5~10月,酌情噴藥1~2次。有效的藥劑有:10﹪草甘磷水劑400~600倍液加0.3﹪~0.5﹪硫酸銨,或48﹪地樂胺乳油600~800倍液加0.3﹪~0.5﹪硫酸銨。

注意事項:嚴禁將菟絲子的藤莖拋撒到果樹上。果樹新梢嫩葉期、開花結果期不能噴藥,以免產生藥害。

藥用價值

可治各種瘡毒、腫毒,又能滋養強壯治黃膽,效用真是不勝枚舉。性味:種子:辛、甘、平。效用:種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胎止泄。治腰膝痠痛,遺精,陽痿,早泄,不育,消渴,林濁,遺尿,目昏耳鳴,胎動不安,流產,泄瀉。

《中國藥典》:菟絲子

【英文名】 SEMEN CUSCUTAE

【別名】豆寄生、無根草、黃絲、黃絲藤、無娘藤、金黃絲子

【來源】該品爲旋花科植物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乾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植株,曬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性狀】該品呈類球形,直徑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具細密突起的小點,一端有微凹的線形種臍。質堅實,不易以指甲壓碎。氣微,味淡。

【鑑別】

取該品少量,加沸水浸泡後,表面有黏性;加熱煮至種皮破裂時,可露出黃白色捲旋狀的胚,形如吐絲。⑵該品粉末黃褐色或深褐色。種皮表皮細胞斷面觀呈類方形或類長方形,側壁增厚;表面觀呈圓多角形,角隅處壁明顯增厚。種皮柵狀細胞成片,斷面觀2 列,具光輝帶;表面觀呈多角形皺縮。胚乳細胞呈多角形或類圓形,胞腔內含糊粉粒。子葉細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性味】甘,溫。

【歸經】歸肝、腎、脾經。

【功能主治】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用於陽痿遺精,尿有餘瀝,遺尿尿頻,腰膝痠軟,目昏耳鳴,腎虛胎漏,胎動不安,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適量。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菟絲子

用藥禁忌

《本草經疏》:腎家相火,強陽不痿者忌之,大便燥結者亦忌之。

《得配本草》:孕婦、血崩、陽強、便結、腎臟有火、陰虛火動,六者禁用。

真僞鑑別

因爲菟絲子的滋補作用,製藥及臨牀需要量大,而其產量又低,產生了供求失衡現象。所以菟絲子是各個藥材市場上抽檢不合格率最高的品種之一。混淆品,僞品層出不窮。

常見摻假現象:

用莧科莧屬千穗谷的種子(別名籽粒莧),圓小,邊緣薄中間鼓,形如飛碟。黃白色或紅黑色,千粒重0.5g左右。經染色摻入。

僞造品的原料也由細泥砂造僞,轉變成由澱粉、膠、細泥砂、其它植物細粉、色素加工製成。與由全泥砂的僞品相比,這種僞品的單位重量所含顆粒數、顏色、手感、更接近正品菟絲子,更具欺騙性。由僞品加少量正品菟絲子的現象時有發生。

菟絲子:摻假者用小蘇子摻入菟絲子。鑑別:用放大鏡觀察,每粒菟絲子上均有肚臍狀的凹陷,假的沒有。用水煮,可以觀察到菟絲子吐絲髮粘。

菟絲子正品與僞品的理化鑑別:分別取菟絲子與僞品lg,置粗試管中,加沸水浸泡,菟絲子表面有黏性,水溶液淡棕色,加熱煮至種皮破裂,可露出黃白色捲旋狀的胚,形如吐絲。僞品水浸液淡棕黃色至深棕黃色或淡綠色(取決於所用色素的顏色)。顆粒膨大,變成灰白色、淡綠色。但並不破碎(區別於泥砂僞品)久泡加熱無黃白色捲旋狀的胚露出。

正品放大鏡下觀察表面有細密深色小點,一端有微凹的線形種臍,用硬物擠壓正品成片狀,不容壓碎,。僞品呈粉狀或顆粒狀。

化學成分

菟絲子含生物鹼、蒽醌、香豆素、黃酮、甙類、甾醇、鞣酸、糖類等。黃酮類有:槲皮素(Quercetin)、紫雲英甙、金絲桃甙(Hyperin);甾醇類有:膽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 masterol)、β-香樹脂醇(β-Amyrenol)。 亦含微量元素如鍶、鉬、鈣、鎂、鐵、錳、鋅、銅等以及多種氨基酸(種子中的遊離氨基酸和水解後的總氨基酸爲5.3%,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佔42.8%)。

大菟絲子含糖甙, 維生素 A 類物質,其含量按維生素A計算爲 0.0378%。

大豆菟絲子含β-胡蘿蔔素(β-Carotene)、γ-胡蘿蔔素(γ-Carotene)、5,6-環氧-α-胡蘿蔔素(α-Carotene-5,6-epoxide)、蒲公英黃質(Taraxanthin)和葉黃素(Lutein)。

日本產菟絲子中含有樹脂樣配糖體。

栽培技術

菟絲子喜高溫溼潤氣候,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多寄生在河谷、河巖兩旁的草本或灌木叢木本植物上,寄主尤以大豆、黑爲好。

用種子繁殖。種子採集後需進行冬化處理和藥劑拌種。6月中、下區整地施肥,澆一遍水。先播種大豆,採取適可而止播行距30cm,每1hm2用豆種180~225kg,出苗後精心管理,保證全苗。待豆棵長到20~25cm,即等3對真葉剛長出時,則可播菟絲子,方法是順豆棵地壟散播儘量靠近豆棵,以利於纏繞上豆棵,用種量每1hm2約22.5kg左右。

田間管理:菟子出苗前及時拔除在灰菜和甜穗谷,因該雜草籽粒和菟絲子相仿,收穫時不易去除。出苗期間要注意保持地面溼度,天暗地發乾時,應適當澆水。只要豆棵長得旺盛,雜草不易成荒,一般不用鋤草。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yanghuazhishi/zwzs/16246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