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花花卉谷 > 花卉大全 > 木本植物 > 盆栽赤楠的造景與養護:赤楠造景分爲:抹芽促長、修枝整形、摘心養景三步
手機版

盆栽赤楠的造景與養護:赤楠造景分爲:抹芽促長、修枝整形、摘心養景三步

來源:百花花卉谷 閱讀:4.27K 次

赤楠桃金娘科、蒲桃屬灌木或小喬木;具有枝密、葉小、長年碧綠以及千姿百態、枝幹交錯的樹樁造型,是製作盆景的優良樹種。一株完美的赤楠盆景,還必須靠人爲藝術加工,修整造型,使樁景不長高,不長野,才能使其形態更加完美。下面爲大家介紹盆栽赤楠的造景與養護。

盆栽赤楠的造景與養護:赤楠造景分爲:抹芽促長、修枝整形、摘心養景三步

盆栽赤楠如何造景

赤楠造景的修整大致分爲:抹芽促長、修枝整形、摘心養景三項程序。

一、抹芽促長:

赤楠樹種萌芽力強,在生長期間幾乎滿樹長芽。應根據部位、強弱、疏密等,及時抹除不理想的芽。以節省養分消耗,有利通風透光,促使枝葉發育健全。

二、修枝整形:

這一步是修整樁景的關鍵。首先對重疊枝、交叉枝、下垂無力枝、腋下枝及與形不相符的枝條進行截除。修枝整形應注意樹的高與矮,枝葉間掩映穿插,等等,都應服從於整體的形態美。

赤楠修枝整形要就勢取景,依形施藝,即要根據樹形樹式進行修整。主要有露根式、枯乾式、叢林式、曲乾式、雙乾式、斜乾式、懸崖式等這幾種形態美。是赤楠樁景常見樹形樹式的修整探討。用赤楠樹樁製作的樹石盆景、水旱盆景、都可依樹形樹式進行修整。

三、摘心養景:

赤楠樁景經修剪整形不久,很快又會長出許多嫩心(嫩梢),應及時摘心。再發再摘,以用手摘心爲好。剪刀剪心傷口易變成鏽色,有失美觀。養景靠摘心,可抑制枝葉的伸長,促使腋芽萌發,增加分枝數,使樹冠茂密豐滿。

盆栽赤楠的造景與養護:赤楠造景分爲:抹芽促長、修枝整形、摘心養景三步 第2張

盆栽赤楠如何養護

一、生長習性

赤楠喜光,耐陰,也耐溼,適宜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對溫度要求不高可耐高溫,但不耐嚴寒,短期可忍耐-13℃的極端低溫,如長時間的處於0℃以下會使其受到嚴重凍害。因此在東北等地,冬季寒潮到來前要採取保溫措施,忌幹凍。赤楠喜酸性、深厚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忌施濃肥,生長速度較慢。

二、養護方法

1、栽植工作:一般來說地栽是最好的,若做成盆景,可用中號瓦盆,盆深也不要太淺,盆底填入大、小不等的煤碴或碎石,便於濾水,盆土要乾燥、細碎並摻入適量黃沙,使盆土灌水後不板結,易生新根。   

2、養護環境:樹樁栽好後放在半蔭半陽及盆下有泥土的環境最好,易於保溼,切莫放置在風口和陽光直曬的地方。放置的位置要固定,因爲盆樁與四周小氣候環境有個適應過程,若置處經常變動,樹樁適應不了新環境,會影響成活率。

3、水分要求:赤楠的根是直根,本地俗稱“蘿蔔根”,其鬚根少而細,且難發,根部的吸水能力弱,枝幹容易乾枯,要經常噴水,特別是夏季,晴天的中午前後,至少要噴五、六次水,使其耗水和供水得以平衡,這樣才能使新的枝葉正常生長。

4、施肥:赤楠喜肥,但不能施濃肥,新樁第一年不需施肥,從第二年起,視植株長勢,在生長季節每隔半月或一個月施有機肥一次,如果掛有果實,要加大施肥密度。

5、保溫:赤楠屬亞熱帶常綠植物。喜高溫高溼,畏寒怕凍。冬季攝氏零度以下,要搬進溫室,一般小寒前後入室,清明前後出室(即:早進、遲出),如果無溫室,可以用塑料薄膜遮罩防凍,但膜罩上要穿數個透氣小孔,罩樁也要遵循“早罩遲揭”的原則。

6、病蟲害防治:不少盆景愛好者認爲赤楠病蟲害少,其實病蟲害也是造成赤楠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危害赤楠的害蟲有白蟻、天牛、蚧殼蟲、蝸牛、 天幕毛蟲等;病害有煤煙病、白粘菌等。

防治措施:發生病蟲害要將盆景移入通風向陽的地方養護,改善養護條件。白蟻、蚧殼蟲、蝸牛等蟲害可在盆土中埋入呋喃丹防治,天幕毛蟲用50{bf}殺暝鬆乳油1000噴灑,天牛用氧化採果150倍液噴殺。煤煙病用多菌 靈噴灑,白粘菌用竹片刮除。

什麼時候釆挖最好

1、最佳釆挖時間

採樁的最佳時間爲3—8月,此時是赤楠的生長季節,只要保溼遮陰,樁坯很快就能恢復生長, 特別是高溫高溼季節恢復生長更快,秋、冬季也可採挖,但新樁沒有恢復生長,沒有抗寒能力,冬季要保溫保溼才能越冬。

2、釆挖注意事項

赤楠一般都是羣生,與檵木、杜鵑共生於有麻石黃土的陡坡上,平緩的坡地上生長的較少,也沒有好樁,可能是因爲平緩的地方其他樹木生長快,赤楠生長緩慢,導致赤楠採光不足而死亡。懸崖陡坡上土地 貧瘠,樁坯根鬚多,易栽活,且樁型奇特、分枝好、收尖好、根盤好的樁坯較多。

採挖時多留細根,不需要帶土,樁坯的枝、根多留一節,等回家後再截到位,防止運輸時碰壞枝、根、樁坯下山時不能拋、滾,防止損壞樁坯的皮膚和枝、根,天晴時要注意保溼,栽植前可在清水中浸泡幾小時。

本文鏈接:https://www.bhhhg.com/huahuidaquan/mubenzhiwu/14817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百花花卉谷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